蠓类密度监测方法标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蠓类密度监测方法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蠓类成虫密度监测方法,包括灯诱法、人诱停落法、挥网法、人帐诱法。

本标准适用于蠓类密度和蠓种的监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蠓类midges

昆虫纲(Insecta)双翅目(Diptera)蠓科(Ceratopogonidae)的种类,个体小,体长1mm~5mm,为完全变态昆虫,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期。

吸血蠓类blood-suckingmidges

双翅目蠓科一些吸血种类,个体小,头小,半圆球形,触角长,雄成虫羽状,雌成虫细毛状,无单眼,刺吸式口器,翅狭。传播马癣、丝虫病、乙型脑炎、马脑炎、兰舌病、土拉伦斯病等人畜共患病,全球广泛分布。

注:三大吸血蠓属:库蠓属(Culicoides)、细蠓属(Leptoconops)和蠛蠓属(Lasiohelea)。

非吸血蠓类nonblood-suckingmidges

除库蠓属(Culicoides)、细蠓属(Leptoconops)和蠛蠓属(Lasiohelea)以外的蠓类。

监测方法

灯诱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夜间活动蠓类成虫的密度和种类监测。

器具、试剂

诱蚊灯(波长:2537?;功率:8W)、标本收集袋、二氧化碳气瓶、二氧化碳表、20目标准筛、氯仿、温湿度计、风速仪、眼科镊、冻存管、75%乙醇、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白纸等。

4.1.3操作步骤

选择居民区、公园、景区、医院、农户、民房和动物厩舍等人活动密集场所作为监测点,在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处布灯,两灯之间相距50m布放,诱蚊灯光源离地高度为1.5m。日落前1h接通电源,开启诱蚊灯诱捕蠓类,直至次日日出后1h,或根据监测目的决定诱集时间。使用二氧化碳诱蚊灯诱捕蠓类时,控制二氧化碳的释放流量为100mL/min~500mL/min。先密闭标本收集袋,再关闭诱蚊灯电源。对蠓类进行收集保存(参见附录C.1)、标本制作(参见附录C.2)、分类和计数。及时记录监测地点名称、生境类型、温度、湿度、风速、经纬度、海拔和监测结果等信息,填写至附录A中表A.1。

4.1.4密度计算方法

密度计算见式(1):

D=NcNl×T

式中:

D——蠓密度,单位为只每灯夜[只/(灯·夜)]或只每灯小时[只/(灯·h)];

Nc——捕获到的蠓数量,单位为只;

Nl——布灯的数量,单位为灯;

T——诱蠓夜数或诱蠓小时数,单位为夜或小时(h)。

人诱停落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吸食人血的吸血蠓类成虫的密度和种类监测。

器具、试剂

微小昆虫电动吸虫器(结构参见图B.1)、秒表、手电筒、氯仿、温湿度计、风速仪、眼科镊、冻存管、75%乙醇、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白纸等。

4.2.3操作步骤

选择相对遮荫处作为监测点,在吸血蠓类成虫刺叮高峰时段(库蠓日出前后1h或日落前后1h,细蠓和蠛蠓14:00h~18:00h)进行监测。监测者暴露单侧小并保持静止,手持微小昆虫电动吸虫器捕捉停落在暴露小腿上的吸血蠓类,两监测者相距100m以上,记录30min内捕获的吸血蠓类数量,或根据监测目的设定时间。对蠓类进行收集保存(参见附录C.1)、标本制作(参见附录C.2)、分类和计数。及时记录诱捕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监测地点名称、生境类型、温度、湿度、风速、经纬度、海拔高度、监测结果等信息,填写至附录A中表A.2。

4.2.4密度计算方法

停落指数计算见式(2):

I=Nm

式中:

I——停落指数,单位为只每人小时[只/(人·h)]或只每人分[只/(人·min)];

Nm——停落吸血蠓类雌蠓数量,单位为只;

Np——诱蠓的人数,单位为人;

T——诱蠓时间,单位为小时(h)或分(min)。

挥网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飞行中成蠓的密度和种类监测。

器具、试剂

捕虫网(结构参见图B.2)、氯仿、秒表、温湿度计、风速仪、眼科镊、冻存管、75%乙醇、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白纸等。

操作步骤

在当地蠓类活动高峰时间,选择相对避风、遮荫的地点作为监测点。监测前先观察环境,设定好便于挥网监测的行走路线,监测者手持网柄呈“∞”字形挥网,挥网频率40次~50次/min,每次挥网5min,或根据监测目的设定挥网次数。收网前用力快速挥网3次~4次,使捕获的昆虫集中网底。对蠓类进行收集保存(参见附录C.1)、标本制作(参见附录C.2)、分类和计数。及时记录挥网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监测地点名称、生境类型、温度、湿度、风速、经纬度、海拔高度、监测结果等信息,填写至附录A中表A.2。

密度计算方法

网捕蠓类密度计算见式(3):

D=Nm

式中:

D——网捕蠓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