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智慧水务供排水解决方案
作为在水务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从业者,我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供水管网里流动的水——它们从水库出发,经过泵站、管网、小区,最终流进千家万户的水龙头。可这些年,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这汪看似简单的”流动”背后,藏着太多亟待破解的难题——老管网漏损率高、突发爆管找不到断点、用户报修要等半天、水质异常发现滞后……这些问题像一根根刺,扎在每个水务人的心上。今天,我想以一个”老水务”的视角,和大家聊聊我们团队是如何用”智慧”这把钥匙,去打开供排水系统的新大门。
一、痛点把脉:我们为什么需要”智慧”?
去年冬天,我跟着抢修队处理过一次凌晨爆管事故。零下的气温里,我们打着手电筒在结霜的马路上找漏点,管道埋深1.5米,地面看不出任何痕迹,只能靠经验一寸寸挖。从凌晨3点挖到早上7点,终于在第四个探坑找到了漏点——那是段用了30年的铸铁管,接口处已经锈穿了。那天蹲在坑里焊管道时,我冻得直跺脚,脑子里一直在想:要是能提前知道哪段管子快不行了,何必要让老百姓半夜停水、让我们在冰天雪地里折腾?
这样的场景,只是传统供排水系统痛点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我们做过2000多份用户问卷、分析过3年的运维数据,总结出三大核心问题:
第一,“看不见”的管网隐患。全市8000公里管网像地下迷宫,哪里压力异常、哪里水质波动、哪里悄悄在漏水,全靠人工巡检和”碰运气”。我们统计过,过去5年非人为漏损率始终在15%以上,相当于每供10吨水,就有1.5吨白流进了地下。
第二,“慢半拍”的应急响应。爆管报警基本靠用户打电话,等调度派单、抢修队到现场,往往已经过去1-2小时,不仅浪费水量,还可能造成路面塌陷、交通堵塞。2021年某小区二次供水泵坏了,用户投诉后才发现,水箱水位已经低到快空了。
第三,“不对等”的服务体验。用户查水费要跑营业厅,报修要记号码,水质信息全靠公告栏——我们后台明明有实时数据,却像隔了层玻璃,看得见摸不着。有位80岁的张奶奶,去年夏天因为没收到停水通知,做午饭时没储水,打电话来着急得直哭。
这些问题倒逼我们思考:水务服务要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服务”,必须让系统”会感知、能思考、快行动”——这就是智慧水务的核心诉求。
二、体系搭建:如何用”智慧”重构供排水全链条?
经过3年试点、5个版本迭代,我们摸索出一套”感知-传输-计算-应用”的四层智慧体系,就像给供排水系统装了”神经末梢+大脑+手脚”。我把它拆解成具体的技术模块,和大家详细说说。
(一)感知层:给管网装”电子皮肤”
要让系统”看得见”,首先得让每个关键节点会”说话”。我们在全市铺设了3类感知设备:
智能水表:替换了80%的机械水表,新表不仅能实时上传用水量,还能通过”流量脉冲”判断是否漏水——比如连续2小时流量在0.01-0.05m3/h,可能是马桶暗漏;夜间连续4小时有微小流量,可能是水管沙眼。
管网传感器:在DN200以上的主管道每隔500米装压力传感器,重点区域(如老城区、过河管段)加裝声波测漏传感器。去年在A片区试点时,传感器在凌晨2点捕捉到压力骤降0.1MPa,结合声波异常,30分钟就定位了漏点,比传统方法快了4倍。
水质监测站:在水厂出水口、管网节点、二次供水水箱安装在线监测仪,能实时测余氯、浊度、PH值等12项指标。有次某小区水箱余氯突然降到0.05mg/L(标准是≥0.05但接近下限),系统自动触发预警,我们赶过去发现是消毒设备故障,及时避免了水质风险。
这些设备就像给管网贴了”电子皮肤”,过去要靠人眼、耳听、手摸才能发现的问题,现在通过数据就能提前感知。
(二)网络层:让数据跑通”高速路”
有了传感器,数据传输必须”又快又稳”。我们用了3种通信方式:
主干网用5G,保障水厂、泵站等大流量数据实时回传;
分散的水表和小传感器用NB-IoT,低功耗、广覆盖,一块电池能用5年;
地下管廊等封闭区域用LoRa,穿透力强,能避开金属管道的信号屏蔽。
去年暴雨导致某片区基站断电,我们用LoRa的本地组网功能,让传感器数据先存到附近的集中器,等电力恢复后再批量上传,没丢一条关键数据。现在整个网络的通信成功率稳定在99.8%,基本做到”数据不迟到、不掉队”。
(三)平台层:给系统装”智慧大脑”
数据汇聚到后台后,需要一个”大脑”来分析处理。我们搭建了”1+1+N”平台(1个数据中台、1个AI算法中心、N个业务模块):
数据中台:把过去分散在营业、运维、水质等部门的20多个系统打通,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现在查某段管网的信息,不用再切换5个系统,输入管段编号,就能看到建设时间、材质、历史漏点、实时压力、周边用户量等30多项数据。
AI算法中心:训练了3类模型——漏损预测模型(通过历史漏点、管材、压力数据,预测未来3个月高风险管段)、调度优化模型(根据天气、用水规律,自动调整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慢病管理中心建设.pptx VIP
-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手册 (P1-52).pdf VIP
- DJI大疆DJI Pocket 2说明书 用户手册.pdf
- 2024年粮食(安全、保管、节约)等相关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pdf
-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 VIP
- 工程勘察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pdf VIP
- 151页-【低空经济】低空无人机公共测试场与验证基地设计方案.pdf
- 综合实践活动课《衣物收纳方法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docx
- 造价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理想 RISO 9050 7050 3050 7010 3010 闪彩印王中文技术维修手册 后面可以参考理想闪彩印王 EX7200 EX9050 EX9000 EX7250 系列中文维修手册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