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词牌名称由来
念奴其人:?“念奴”是唐代天宝年间(唐玄宗时期)一位著名的宫廷歌伎。据记载,她歌声高亢清亮,技艺超群,深受唐玄宗赏识。
词牌起源:?据唐代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赦街中许燃烛。”描述了念奴歌唱的盛况。词牌名“念奴娇”即来源于此,最初可能是为歌颂念奴的歌艺或描写其故事而创制的曲调。
2.词牌发展及地位
流行于宋代:?此调在宋代非常流行,是“长调”(慢词)的代表词牌之一。
苏轼的里程碑:?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横空出世,以其雄浑豪放的风格,将这个词牌推向了巅峰,彻底改变了其原有的婉约气质,树立了豪放词风的典范。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也使得“念奴娇”词牌声名大噪。
别名众多:?因其名作和格律特点,产生了许多别名:
百字令/百字谣:?因其整首词通常为100字(虽有变体,但最常见正体是100字)。
酹江月/大江东去:?直接取自苏轼《赤壁怀古》中的名句“一尊还酹江月”和“大江东去”。
壶中天/湘月:?也是常见的别名。
其他:?如“壶中天慢”、“太平欢”、“古梅曲”、“千秋岁”、“庆长春”、“杏花天”、“赤壁词”、“淮甸春”、“白雪词”、“寿南枝”、“无俗念”、“续断令”等。
3.格律特点(以最常见正体为例)
双调:?分为上、下两片(阕)。
字数:?正体共100字。上片49字,下片51字(亦有变体,如101字、102字等)。
句数:?上片9句,下片10句(或上片10句,下片11句,因断句略有差异)。
押韵:
押仄声韵,且多用入声韵(如苏轼“物壁雪杰发灭髮月”皆为入声),以增强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的效果。当然也有用上声、去声韵的。
一般一韵到底,不换韵。
上片第2、4、7、9句押韵,下片第2、4、7、9、10句押韵(具体韵脚位置依谱略有不同)。
句式:?句式长短参差,富于变化,多见四言、六言句,间杂五言、七言句。上片第二、三句常作四字对仗(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下片也有类似对仗处。
声情:?本调音节高亢,气势恢宏,格局开阔。虽源于歌伎之名,但经苏轼改造后,特别适合表达豪迈奔放、怀古咏史、深沉感慨、苍凉悲壮等情感。当然,后世也有用其写婉约之情的,但非主流。
4.著名代表作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豪放词巅峰之作)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或题作《壶中天慢》):?“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以婉约笔触写闺情,别具一格)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感时伤逝,英雄迟暮之叹)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空灵澄澈,物我两忘)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气势磅礴,胸怀天下)
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悲壮慷慨,气节凛然)
5.创作要点提示
把握基调:?理解并利用该词牌适合表达雄浑、开阔、深沉、感慨情感的特点。
选好韵脚:?考虑使用入声韵以增强力度和顿挫感,尤其适合豪放主题。
注意句式节奏:?长短句交错,注意句读和停顿,使气脉贯通。
善用对仗:?在谱例规定或习惯位置(如上片二、三句)使用精当的对仗,增强表现力。
上下片过渡:?下片起句(换头)常是关键转折点或深化点(如苏轼的“遥想公瑾当年”)。
结句有力:?结尾收束要凝练、含蓄或余韵悠长,能点明主旨或升华情感(如“一尊还酹江月”、“不知今夕何夕”)。
总结:
“念奴娇”是一个源远流长、格律严谨、声情激越的著名长调词牌。它因苏轼《赤壁怀古》而成为豪放词风的象征,但也兼容并包。其别名众多(百字令、酹江月等),正体100字,押仄韵(尤宜入声),句式参差跌宕,特别适合抒发豪迈壮阔、深沉感慨的情怀。它是宋词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今人填词欲挑战长调、抒发壮怀的重要选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