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气相色谱法一体化综合分析仪快速测定常规组分与硫化合物含量标准立项研究报告.docx

天然气气相色谱法一体化综合分析仪快速测定常规组分与硫化合物含量标准立项研究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然气气相色谱法一体化综合分析仪快速测定常规组分与硫化合物含量标准立项研究报告

EnglishTitle:ResearchReportontheStandardizationofIntegratedComprehensiveAnalyzerforRapidDeterminationofConventionalComponentsandSulfurCompoundsinNaturalGasbyGasChromatography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天然气质量监管面临组分多样、检测流程复杂、时效性要求高等挑战。目前常规检测方法依赖多台设备协同、实验室分析及复杂数据处理,存在效率低、一致性差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技术,集成热导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硫化学发光检测器(SCD),提出一种一体化综合分析仪方案,实现单次进样同步测定天然气中常规组分(如二氧化碳、烃类)及硫化合物(如硫化氢、总硫),覆盖GB17820-2018《天然气》全部关键指标。该技术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与数据一致性,填补国内集成化天然气检测标准空白,支撑国际贸易与质量控制需求,为行业提供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天然气分析;气相色谱法;硫化合物检测;一体化分析仪;标准制定;GB17820;质量控制

正文

一、立项背景与行业需求

天然气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持续增长,其清洁性与高效性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重要选择。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国际能源署(IEA)数据,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供需多元化趋势显著。然而,天然气质量监管面临严峻挑战:一是气源多样性(如常规气田、页岩气、进口LNG)导致组分差异大;二是现有检测方法(如GB/T11060、GB/T13610等)需多设备分步操作,流程繁琐、周期长(通常需数小时至数天),难以满足生产、输送及贸易环节的实时监控需求。

二、技术原理与创新性

本项目采用气相色谱法(GC)为核心技术,通过集成TCD、FID和SCD三类检测器,构建一体化分析平台:

-TCD:检测无机组分(如CO?、N?)及C?–C?烃类;

-FID:定量分析C?–C?烃类组分;

-SCD:专用于硫化合物(如H?S、硫醇、羰基硫)的高灵敏度检测。

技术突破点包括:

1.单次进样多检测器协同分析:通过流路切换与阀控系统,实现一次进样同步完成4项GB17820指标(高位发热量、总硫、硫化氢、二氧化碳)的测定,避免样品分拆导致的一致性风险。

2.实时物性计算:内置算法根据组分数据自动计算发热量、密度等参数,符合GB/T11062-2020《天然气发热量计算标准》。

3.自动化数据处理:集成软件平台直接输出标准化报告,减少人工干预误差。

三、标准范围与技术内容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天然气(符合GB17820-2018)的常规组分(甲烷至己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和硫化合物(总硫、硫化氢、有机硫)的定量分析。测量范围与GB17820要求一致:

-总硫:0.1–1000mg/m3

-硫化氢:0.1–100mg/m3

-二氧化碳:0.01%–20%(体积分数)

-烃类组分:C?–C?全覆盖

2.主要技术内容

-方法原理:基于气相色谱分离与多检测器联用技术,通过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内标法定量。

-试剂与材料:规定标准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标准气)的纯度要求(≥99.99%),载气(高纯氦气或氢气)的质量标准。

-仪器配置:明确色谱柱类型(如PLOT-Q、Al?O?毛细管柱)、检测器性能参数(如SCD检测限≤0.1mgS/m3)、进样系统(六通阀或十通阀)及温控精度(±0.1°C)。

-试验步骤:涵盖样品前处理、仪器校准、进样操作、系统清洗等流程,强调避免交叉污染。

-精密度与数据处理:规定重复性(RSD≤3%)和再现性(RSD≤5%)要求,结果报出格式参照GB/T13610-2020《天然气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四、应用价值与行业推动

1.提升检测效率:将传统多步骤检测整合为单设备操作,时间缩短60%以上,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与实验室高通量场景。

2.支撑贸易合规:满足ISO13686:2013国际贸易质量标准,为中国石油中亚、俄罗斯等跨境项目提供技术依据。

3.促进技术国产化:打破国外厂商(如安捷伦、赛默飞)在高端天然气分析仪领域的垄断,降低设备成本30%以上。

介绍修订的企事业单位或标委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作为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是国内天然气分析领域的权威机构。该院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如“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