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主治医师之消化内科主治题库附答案.docxVIP

2025年主治医师之消化内科主治题库附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主治医师之消化内科主治题库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

1.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典型的烧心症状最主要的机制是:

A.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升高

B.胃酸分泌过多

C.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减弱

D.胃排空延迟导致胃酸反流入食管

答案:D

解析:GERD核心机制是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胆汁)反流入食管,LES压力降低或一过性松弛是主要原因,胃排空延迟会增加反流机会。胃酸分泌过多并非主要机制(如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才以高胃酸为特征)。

2.患者男性,56岁,反复上腹痛3年,空腹及夜间加重,进食后缓解。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前壁0.8cm溃疡,周边黏膜充血水肿。Hp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首选治疗方案是:

A.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gbid+克拉霉素0.5gbid(疗程14天)

B.法莫替丁20mgbid+硫糖铝1gqid(疗程4周)

C.雷贝拉唑10mgqd+甲硝唑0.4gtid+阿莫西林1gbid(疗程7天)

D.兰索拉唑30mgqd+胶体果胶铋200mgtid(疗程2周)

答案:A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合并Hp感染需根除治疗,目前推荐铋剂四联(PPI+铋剂+2种抗生素)或含阿莫西林的三联方案(如无过敏)。疗程推荐14天(优于710天)。选项A符合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但实际指南更推荐四联,此处为简化题目),且疗程正确。

3.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前驱期的特征性表现是:

A.扑翼样震颤

B.睡眠时间倒错

C.计算力下降

D.脑电图节律变慢

答案:A

解析:肝性脑病分期中,前驱期(Ⅰ期)主要表现为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是特征性体征(需让患者双臂平伸、手指分开时观察)。计算力下降多见于昏迷前期(Ⅱ期),脑电图异常在Ⅱ期后更明显。

4.患者女性,42岁,反复腹泻伴黏液脓血便2年,加重1周。肠镜示直肠至乙状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可见多发浅溃疡及假息肉,活检提示隐窝脓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结核

B.克罗恩病

C.溃疡性结肠炎(UC)

D.缺血性肠炎

答案:C

解析:UC典型表现为左半结肠(直肠、乙状结肠)连续性黏膜病变,可见浅溃疡、隐窝脓肿;克罗恩病多为节段性、透壁性炎症,好发回肠末端;肠结核常有结核中毒症状,病变多在回盲部;缺血性肠炎多见于老年人,起病急,病变呈节段性。

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的高峰时间通常在发病后:

A.26小时

B.612小时

C.1224小时

D.2472小时

答案:C

解析: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尿淀粉酶升高稍晚(1224小时),持续时间更长。

6.下列哪项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关键实验室指标?

A.抗线粒体抗体(AMA)

B.抗核抗体(ANA)或抗平滑肌抗体(SMA)

C.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D.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

答案:B

解析:AIH分型中,Ⅰ型最常见,以ANA和/或SMA阳性为特征;Ⅱ型以LKM1阳性为特征。AMA阳性多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ANCA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相关。

7.患者男性,68岁,乙肝肝硬化10年,3天前呕血3次,总量约800ml,经输血、生长抑素治疗后止血。为预防再出血,最关键的措施是:

A.长期口服普萘洛尔

B.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

C.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D.脾切除术

答案:B

解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后,二级预防首选内镜治疗(EVL或组织胶注射)联合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TIPS适用于内镜和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脾切除主要针对脾功能亢进。

8.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罗马Ⅳ标准中,腹痛与排便的关系是:

A.腹痛在排便后缓解

B.腹痛与排便频率改变无关

C.腹痛在进食后加重

D.腹痛伴排便性状改变

答案:A

解析:罗马Ⅳ标准要求近3个月内每周至少1天出现腹痛,且符合以下2项:①排便后缓解;②发作时伴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粪便性状改变。核心是腹痛与排便相关。

9.患者男性,50岁,右上腹隐痛2月,伴乏力、食欲减退。查体:肝肋下3cm,质硬,表面不光滑。AFP800ng/ml(正常<20ng/ml),腹部CT示肝右叶5cm×4cm占位,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减退。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血管瘤

B.肝转移癌

C.肝细胞癌(HCC)

D.肝脓肿

答案:C

解析:HCC典型CT表现为“快进快出”(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廓清),AFP升高(>400ng/ml持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