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变迁研究:以解放初期日常生活为中心.pdfVIP

近代社会变迁研究:以解放初期日常生活为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放初期的衣食住行

1月15日解放,55年过去了,我做为解放初期进驻的第一

批建设者,目睹了市半个多世纪的变迁。抚今追昔,感慨颇多,尤其是与我

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两相对比,着实让人惊出意外。徘徊在霓虹灯下,

聆听节奏分明的现代音乐,进城前夕和进城后的情景不由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先说“住”

我们日报、分社的部分,刚进城住在山西路日报董

事会,除副社长的卧室有一张双人床外,其他多数睡在地板上。找了一

张旧床屉,放在一个角落,用屏风挡住,算是一间几平方米的“小屋”。我和闻

远、宋红光等晚上都睡在的地板上。好在那时每间屋都有地毯,对我们在

农村睡惯门板床的人来说已是很高的享受了。

后来,我们搬到日报社宿舍———文化大楼,其实是一座危楼,每间屋

只一张木板床,互相只有一板之隔,彼此打呼噜、放屁、说梦话、时床板的

响声,都听得清清楚楚。我住三楼,与谷峰相邻。我俩每人的妻子来聚,只能说

悄悄话。后来,我搬到一楼一间没窗子的小屋,阴暗潮湿,经常在屋子四角撒白

灰。一直到新华分社成立,我才有了一间正式的住房,但只有一个后窗,不通风,

也不见阳光。虽然如此,但大家都觉得比在农村时条件好多了。

再说“吃”

进城初期,我们还实行供给制。科长以上吃中灶,一般、编辑吃大

灶。

大灶是大家一起吃大锅饭,每天窝头、米饭、蔬菜,很少吃肉,但油比农村

时多了,逢年过节还会餐。

这对农村来的已很满意了。

我有幸在中灶用餐,每天大米、白面、炒菜,觉得真像一样。

副社长之,总编、邵红叶、以及、、、李

麦、林间等,每天在饭桌上见面,谈形势、论报纸、说工作,许多问题在饭桌上

就解决了,真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工作餐。后来又增加了山东大汉,他讲

话声如洪钟,而且不时发出爽朗的大笑,饭桌上更活跃了。

新华分社独立建制后,我搬到多伦道山西路口,与工人报共吃一个。

工人报社长峰经常和大家一起在院里蹲着吃饭,边吃边谈、关系十分融洽。

那简朴的生活,亲密无间的关系,多么令人啊!

三谈“行”、

报社只有两辆“华沙”牌轿车,供社长、总编开会用。一律自行车代步,

新华分社社长也是骑自行车采访。编辑没有配备自行车,出门多半是

步行或乘公共汽车。

我第一次乘卧车还闹出了笑话。那是在1950年4月20日,“加利福尼

亚金熊号”轮船,撞沉了我国“新安”号客轮。邀国际法专家来

津研究如何处理。之我立即到家采

文档评论(0)

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