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汪遵诗歌(含答案).docVIP

2026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汪遵诗歌(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汪遵诗歌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乌江

[唐]汪遵

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项羽

[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雅,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是以感慨西楚霸王项羽的功业之成败为主题,从题材上看都属于怀古诗。

B.两首诗开篇都描述了霸王的形象。《乌江》描写的是英雄末路威风尽散的悲壮形象;《项羽》前两句则是项羽气盛、威猛的形象。

C.两首诗第二句都使用了成语来形容项羽,单枪匹马和拔山扛鼎,成语单枪匹马一词就出自汪遵的《乌江》。

D.《乌江》最后用乌江自刎的典故来表现英雄的失败,《项羽》则用范增的足智多谋来对比项羽的刚愎自用。

2.两首诗都塑造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但两位诗人对项羽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屈祠

【唐】汪遵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楚城【注】

【宋】陆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注】楚城,也称楚王城,遗址在今湖北秭归境内。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被罢回乡四年,又入蜀奔走八年,至淳熙五年(1178)始奉召东归,经归州(秭归),作此诗。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汪诗一、二句写屈原宁死也不肯回到故乡,突出了屈原忠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B.汪诗三、四句写猿猴哀啼,用猿猴的悲啼渲染悲凉的气氛,抒发了对楚怀王的痛恨。

C.陆诗一、二句将“江上荒城”与“屈原祠”联系起来,用“荒”和“悲”奠定全诗的基调。

D.两首诗都是托物言志诗,都把屈原祠作为吟咏的对象,表达诗人内心的抑郁不平。

2.陆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湘中①

韩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②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三闾庙

汪遵

为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注】①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大旱,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②蘋藻:祭物。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中》首句连用“愁”“踊”“翻”等词语,节奏急促,渲染了诗人愤激不平的心声。

B.《湘中》第二句中“汨罗”点明屈原投江的地点,直接抒发诗人在汨罗江畔的无尽感慨。

C.《三闾庙》中“陶陶”形象写出了楚国朝野不顾国家安危而沉醉在安乐之中的社会现状。

D.《三闾庙》中“莫酬渔父笑”运用典故,表现屈原不愿随波逐流、同流合污的坚贞品质。

4.《湘中》与《三闾庙》两首诗都写到屈原,但诗人借以抒发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渔父

(唐)杜牧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独醒人①。

渔父

(唐)汪遵

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②。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注]①独醒人:战国时屈原被放逐,遇见渔父,渔父问他何以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事见《楚辞·渔父》。②混元风:指仙风道骨。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选用了意象“月”,渔父月下泛舟、垂钓,意境优美。

B.杜诗首句用字精当,“静”字写出了渔父垂钓时的宁静、闲适。

C.汪诗描写渔父眠躺舟上,任船漂流,有“纵一苇之所如”的意趣。

D.杜诗与汪诗都是先写景然后议论,表达方式多样,层次感强。

6.杜诗和汪诗都借屈原这一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慨,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汉宫

胡曾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昭君

汪遵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诗和汪诗题目相互关联,都是以汉代王昭君和亲为题材的咏史诗。

B.胡诗前两句点出明妃出嫁的时间及其身份,“玉箸”在此处喻指眼泪。

C.汪诗中的“羌胡”指羌族、匈奴族,此系作者误记,昭君实与匈奴和亲。

D.汪诗前两句写汉朝北方边疆不宁,“未罢兵”为下文写昭君出塞作铺垫。

8.两首诗中,作者笔下的王昭君对和亲政策的情感大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1.D;2.面对项羽的失败,汪遵对这个悲剧英雄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在陆游看来,项羽力能打鼎却不足为奇,作者侧重于对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范增导致悲惨结局表示惋惜,更加以批评。

解析:“对比”不对,陆游只是指出因为项羽的自负,谋士范增虽然足智多谋却无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