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评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以下哪则寓言出自《韩非子》?
A.《庖丁解牛》B.《守株待兔》C.《井底之蛙》D.《朝三暮四》
2.《刻舟求剑》中,楚人“遽契其舟”的行为主要讽刺了哪种思维缺陷?
A.盲目自信B.经验主义C.拘泥成法D.贪得无厌
3.《画蛇添足》的核心寓意是?
A.做事要专注B.多此一举反而坏事C.合作才能成功D.机会稍纵即逝
4.《滥竽充数》中,南郭先生最终暴露的根本原因是?
A.齐湣王要求独奏B.他技艺不精C.同行举报D.齐宣王去世
5.《狐假虎威》中,狐狸“假”的是?
A.老虎的力量B.百兽的恐惧C.山林的地势D.天神的旨意
6.《郑人买履》中,主人公宁愿相信“度”也不相信“足”,反映了?
A.迷信权威B.教条主义C.勤俭节约D.谨小慎微
7.《愚公移山》中,“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智叟”实际上是作者讽刺的对象,原因在于?
A.他年龄过大却无智慧B.他只看到困难而无长远眼光C.他嘲笑老人不懂变通D.他嫉妒愚公的决心
8.《庄子·山木》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主要警示人们?
A.不要贪婪B.注意隐藏的危险C.弱肉强食是自然规律D.做事要分主次
9.《列子·汤问》中《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同时也说明?
A.知识无穷尽,需保持谦逊B.儿童的观察力比成人敏锐C.太阳距离的变化难以测量D.孔子的知识存在局限性
10.《战国策·楚策》中《惊弓之鸟》的“更羸”能“虚发而下鸟”,关键在于?
A.他射箭技术高超B.鸟因旧伤听到弦声而惊落C.鸟本身已疲惫不堪D.他掌握了鸟的飞行规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庖丁解牛》出自《庄子·______》,文中“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一句,后来演化为成语“______”。
2.《吕氏春秋·察今》中“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______其舟”,描述的是______的故事。
3.《韩非子·说难》中“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这是______的故事,核心讽刺了______的偏见。
4.《列子·说符》中“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通过怀疑邻居之子偷斧的情节,讽刺了______的心理。
5.《庄子·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用______和______的比喻,说明认知受限于环境与经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守株待兔》与《刻舟求剑》都涉及“固执”的主题,但讽刺的具体对象有何不同?请结合故事内容分析。
2.《庄子》中的寓言常以“无用之用”为主题(如《匠石运斤》《樗树》),试举一例并说明其哲学内涵。
3.中国古代寓言多通过“小故事”讲“大道理”,请以《狐假虎威》为例,分析其“故事性”与“说教性”的融合方式。
四、阅读理解(共30分)
阅读以下两则寓言,完成1-5题(15分)
材料一(选自《庄子·逍遥游》)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材料二(选自《战国策·魏策》)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解释材料一中加点词:(3分)
①拥肿:__________②辟:__________③夭:__________
2.翻译材料一中画线句:“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3分)
3.材料一通过“樗树”与“狸狌”“斄牛”的对比,表达了怎样的观点?(3分)
4.材料二“三人成虎”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