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运行特点与应对路径
低利率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巨大挑战。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我国银行业净息差达到1.53%的低点,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9家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20%。如何应对?本文认为,应深化规律认识,理性看待经济周期与低利率环境;坚定发展信心,提供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筑牢风险底板,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转向标志着金融市场开始迈入低利率环境。实际上,利率下行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2022年以来,一年期LPR累计下行70个基点(BP)。2024年,央行两次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年下跌超100个BP,一度来到1.5%的关口。
低利率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巨大挑战。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9月公布的银行业数据,以及上市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银行业净息差达到1.53%的低点,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9家银行净利息收人同比下降1%~20%。
低利率环境对银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银行又该如何应对低利率环境?面对低利率环境,既要回顾历史汲取智慧,更要面向现实寻找答案;既要纵观国际比较认知,更要立足国内解决问题;既要学习理论尊重规律,更要脚踏实地躬身实践;既要有应对变局的未雨绸缪,更要有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心。自股份制改革以来,我国银行业尚未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尤其是没有经历过低利率环境的考验。由于我国银行业净利息收人结构占比较高的特点,本轮低利率环境的考验也将更加严峻。
深化规律认识,理性看待经济周期与低利率环境
低利率作为经济周期中的一种现象,是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体现,也是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需求驱动的周期中,低利率一般作为中央银行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核心措施;而在供给驱动的周期中,低利率则是生产率增长放缓和资本回报下降的必然结果。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金融自由化浪潮增加了全球货市和信用供应,美国、欧洲、日本都经历过了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极端情形,日本更是经历了长达35年的低利率时代。从历史上看,低利率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有共性特点,包括资产规模,尤其是信贷资产增速放缓、风险压力上升以及银行间兼并重组。同时,低利率环境对不同国家、不同商业银行间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例如在低利率环境下美国商业银行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净息差水平,而欧洲、日本的商业银行净息差则下滑较快,同时低利率环境对美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也显著小于欧洲和日本。因此,认识低利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不仅应借鉴国际比较和历史经验,更应结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市场乃至社会文化因素综合分析研判。
本轮低利率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具体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资产荒”。资产价格下行冲击需求,企业、居民开启修复资产负债表。2024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增速下滑3.42%,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居民贷款影响明显,全年住户贷款仅增长3.39%。“资产荒”压力下,银行贷款收益率快速下行,如图1所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市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7%,较2022年下降98个BP,新发放贷款中LPR减点发放的贷款比例从2022年的24.15%上升至43.33%。金融市场上,银行增持国债数量显著提高,成为推动本轮国债收益率下行的主要因素。二是“负债刚”。2022年至2024年,6家大型商业银行6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然而负债成本却不降反升,至2024年二季度上行13个BP。存款定期化抬高负债成本,定期存款占比从2022年的66.15%上升至72.79%。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竞争高度同质化,“内卷竞争”引发价格战,存款市场利率下降缓慢,对公存款尤为明显。低利率环境也加大了银行稳定负债的难度,一方面大行对公存款加速向中小银行转移,另一方面存款“脱媒”转向其他渠道。三是“风险升”。零售贷款信用风险呈上升趋势,上市银行2024年中报零售贷款不良率为1.41%,较2022年上升37个BP。同时,息差收窄、利润增长乏力也侵蚀了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未来,市场利率仍有下探空间,低利率环境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正视挑战的同时也应看到,监管整治手工补息、存款自律机制进一步发挥更大作用,银行净息差、存款定期化开始呈现边际改善趋势。随着财政政策实施力度与速度加快,政府部门对资产负债表的补位效应也将进一步显现。
银行实际发放贷款利率下行速度快于LPR下降速度
坚定发展信心,提供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
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外部环境冲击和国内新旧动能转换的叠加挑战。有观点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做对比。实际上,二者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资产管理质效变革.docx
- 智能体经济崛起:重构经济形态新版图.docx
- 发力数字经济,多地因地制宜因情施策.docx
- 数字普惠化在“浙”里触手可及.docx
- 超智融合:大模型时代的算力革命.docx
- 跨境电商监管服务的“宁波经验”.docx
- 数智化人才发展服务实践与路径探索.docx
- AI加持下山区群众便捷就医的“衢江模式”.docx
- 激活数据要素,赋能银行“乘数而上”.docx
- 面向未来,“解析”广东人工智能产业.docx
- 激光超声下弹性楔波模态及色散特征的深度剖析与应用探索.docx
- 世纪之交叙事文学“故事新编”:价值、叙事与时代映照.docx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pdf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详解).pdf
- 东滨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基于环境、经济与技术的综合考量.docx
- 快速分相式真空断路器的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创新.docx
- TRAP分子标记技术:解锁棉花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的新钥匙.docx
- 基于随机块模型的时变复杂网络社团检测:方法与前沿应用.docx
- 2025至2030中国变频调速节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报告.docx
- 高压开关柜带电检测实验平台构建与多方法实证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