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从1930年定义第一次定义肠促胰素,到1987年发现了GLP-1,2005年底一个GLP-1RA作为降糖药上市,近5-6年GLP-1RA的发展异常迅猛,2010年第一个人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在美国上市,接着一个个新型的GLP-1RA接踵而来。利拉鲁肽2011年在中国上市,距今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GLP-1呢?GLP-1名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由小肠L细胞分泌的一种天然激素,由31个氨基酸组成。人体内天然GLP-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的肠促胰素,GLP-1对于胰岛具有多重作用,能够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合成,同时还可以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GLP-1除了具有葡萄糖依赖性的降糖作用,在其他脏器中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降低肝脏葡萄糖生成;增加饱腹感;延迟胃排空;心脏保护作用。*GLP-1对血糖的控制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即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的情况下,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而在血糖水平正常时,则不会使其进一步降低。也就是说GLP-1具有智能降糖作用,低血糖发生更少。GLP-1这种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特性是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的基础与保障,从而免除了人们对现有糖尿病治疗药物及方案可能造成患者严重低血糖的担心。研究介绍:Nauck等对1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在空腹状态下分别给予患者GLP-1或安慰剂,结果显示,患者在输注GLP-1后,其胰岛素和C肽水平显著增加,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在4小时后变为正常。在血糖水平正常后,虽然仍持续输注GLP-1,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却不会再升高,血糖水平也维持稳定,不再进一步下降。***利拉鲁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由于与天然人GLP-1有着高度同源性,也被称为人GLP-1类似物。首先,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经过对天然GLP-1进行结构改造后人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内源性的GLP-1在体内迅速被DPP-IV酶(二肽激肽酶)降解,半衰期仅2分钟左右,需要24小时持续输注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与内源性人GLP-1相比,利拉鲁肽在内源性GLP-1的结构基础上进行了两处修饰:一个在第26位,增加了一个16碳的棕榈酰脂肪酸侧链,另一个在第34位,赖氨酸被置换成了精氨酸,这样的结构改变带来的结果使利拉鲁肽可以从皮下组织缓慢吸收,不易被DPP-IV酶降解,其半衰期延长到13个小时,降糖作用可以持续24个小时,同时由于利拉鲁肽与人GLP-1有97%的同源性,因此很少产生抗体。**正因为利拉鲁肽能够对胰岛β细胞具有多重改善作用,早期应用利拉鲁肽,可以高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LEAD1,LEAD2,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以及艾塞那肽的头对头研究显示,相比格列美脲、罗格列酮,西格列汀及艾塞那肽,使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或磺脲类降糖药,在入组人群类似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获益更明显,降幅高达1.5%。利拉鲁肽在降糖达标同时低血糖事件非常少。对LEAD1-6进行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利拉鲁肽在高效控制血糖的同时,低血糖发生显著低于格列美脲。这得益于利拉鲁肽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独特降糖(N=3967)。众多研究证实,利拉鲁肽降糖同时还可以给患者带来额外获益。通过上述几项大型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相比格列美脲,罗格列酮,还是西格列汀,利拉鲁肽都有明显的降体重优势,特别是Lira–DPP-4i研究显示,使用利拉鲁肽1.8mg可以使体重降低达3.7kg。而且,2/3减轻的体重减少的是脂肪组织。BMI和腰围是作为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重要指标。LEAD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力?(利拉鲁肽)治疗,无论是BMI还是腰围均能有效降低,而且其降低的幅度和基线相关,基线越高,降低幅度越大。意大利临床实际应用研究同时显示,利拉鲁肽治疗2年,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且能显著降低体重(较基线下降4.9kg,p<0.01)和减小腰围(较基线减少4cm,p<0.01).研究介绍:一个意大利糖尿病门诊对205名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利拉鲁肽治疗,并进行为期2年的临床随访治疗方案:利拉鲁肽作为添加治疗39%,作为替换治疗61%;其中与胰岛素联用者20%糖尿病病程:≤5年者占21%,15年者占32%基线BMI:≤30kg/m2者占38%*Presentationtitle演示文稿利拉鲁肽治(Zhi)疗型糖尿病第一页,共二十四页。利(Li)拉鲁肽治疗型糖尿病第二页,共二十四页。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Bu)断攀升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中华内科杂志,1981;20(11):678-683;PanXR,eta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