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四川武胜县2018高考历史(下期)选练题(14)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17四川成都三模,27)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明传奇中包公的形象渐趋神化,权力无限扩大,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包公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明传奇较元杂剧艺术成就更高
B.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
C.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
D.明代法治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上包公形象的变化。材料“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明传奇中包公的形象渐趋神化”,并没有对元杂剧与明传奇的艺术成就进行比较,其反映的是对包公描绘的变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司法之神”可知,对包公的崇拜源于其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因此包公形象不断神化说明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故B项正确;“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不能判断出明代法治中理性精神的消失,故D项错误。
2、(2016年江苏卷历史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D
3.2016年北京卷文综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图9图10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4、“(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于是,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文艺作品是()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分析,这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A项是现代主义,故A项错误;B项是印象画派,故B项错误;C项是浪漫主义,故C项正确;D项是古典主义,故D项错误。
5.《自由引导人民》、《日出·印象》和《百年孤独》的共同之处是()
A.伟大的文学作品 B.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C.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D.绘画技法上的重大革命
【答案】B
6、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后来,美国首先研制了原子弹,并于1945年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非常痛心。以上史实说明()
A.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促进了人类和平
B.科学技术推动了军事的发展,以暴制暴换取和平
C.科学研究的初衷有时与实际应用效果有较大偏差
D.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不受任何利益集团左右
答案C
解析爱因斯坦主张研究原子弹的目的是制止法西斯的侵略以维护世界和平。原子弹最早在广岛、长崎投放,导致了平民的大量伤亡,这充分说明科学研究的初衷有时与实际应用效果有巨大差距,故C与题意相符。
二、非选择题
1、(2014·浙江文综,38)(节选)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3)根据所学,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答案】(2)新气象: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出现,商帮势力强大。(答对三点即可)
老政策:重农抑商。
(3)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
2、(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40)大航海时代(25分)
海洋是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