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考研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作为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知识体系涵盖多个分支领域,对于2025考研的考生而言,需要系统掌握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核心内容。以下从具体知识点出发,结合理论、应用与实例展开详细总结。
一、普通心理学核心知识点详解
1.感觉与知觉的机制
感觉是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其形成依赖于感觉编码(如视觉的锥体细胞与杆体细胞分工:锥体细胞负责明视觉和颜色感知,集中于中央凹;杆体细胞负责暗视觉,分布于视网膜周边)。感觉阈限分为绝对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差别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差异量),韦伯定律(ΔI/I=K)揭示了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例关系(如重量感知中K≈0.02),而费希纳定律(P=KlogI)则描述了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对数关系(适用于中等强度刺激)。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具有选择性(如鸡尾酒会效应)、整体性(如闭合原则:将不完整图形知觉为整体)、理解性(知识经验影响知觉,如专家对专业图表的快速识别)和恒常性(大小、形状、颜色恒常性,如远处的人仍知其身高未变)。空间知觉的线索包括单眼线索(如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大小)和双眼线索(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依据)。时间知觉依赖生物钟(如昼夜节律)和外部标尺(如钟表),运动知觉则涉及真动知觉(物体实际运动)和似动知觉(如电影的动景运动、Φ现象)。错觉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如缪勒-莱尔错觉:箭头方向影响线段长度判断),其产生与知觉恒常性误用、神经抑制作用等理论相关。
2.记忆的加工与遗忘
记忆是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容量大、时间短,视觉约0.5秒,听觉约4秒)、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容量7±2组块,时间约1分钟)和长时记忆(容量无限,时间永久)。工作记忆的结构由巴德利提出,包括中央执行系统(控制注意和资源分配)、语音环路(处理言语信息)、视觉空间模板(处理视觉信息)和情景缓冲器(整合多通道信息)。
遗忘的原因包括衰退说(记忆痕迹自然消退)、干扰说(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如先学英语再学法语,前者对后者的干扰)、压抑说(弗洛伊德提出的动机性遗忘,如创伤经历的主动遗忘)和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信息存储但缺乏线索)。内隐记忆(无意识提取,如骑自行车)与外显记忆(有意识提取,如背诵课文)的分离可通过实验验证(如词干补笔任务中,被试未意识到学习过的单词却能补全)。记忆的生物学基础涉及海马(长时记忆巩固)、前额叶(工作记忆)和杏仁核(情绪记忆强化)。
3.思维与问题解决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其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概念形成的策略有保守性聚焦(每次改变一个属性检验假设)、冒险性聚焦(同时改变多个属性)、同时性扫描(提出多个假设并验证)和继时性扫描(每次验证一个假设)。推理分为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如三段论“所有人会死,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会死”)和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如观察多只天鹅后得出“天鹅都是白的”)。
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式(穷尽所有可能,如解密码锁)和启发式(经验性捷径,如手段-目的分析:将问题分解为子目标,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逆向搜索:从目标反推初始状态,如几何证明题;爬山法:逐步接近目标,可能陷入局部最优)。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问题表征(如九点连线题需突破“直线不超出点阵”的错误表征)、定势(先前经验的惯性,如陆钦斯量水实验中被试因定势忽略更简单解法)、功能固着(仅看到物品常用功能,如邓克尔蜡烛实验中被试想不到用火柴盒当烛台)、动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强度动机最有利)和知识经验(专家的组块化知识促进问题解决)。
4.情绪与动机的理论
情绪由主观体验(如快乐、悲伤)、外部表现(表情、姿态)和生理唤醒(心率加快、出汗)构成。情绪理论包括詹姆斯-兰格理论(“因为哭所以悲伤”,强调生理反应先于情绪)、坎农-巴德理论(丘脑同时传递信号至大脑和身体,情绪与生理反应同步)、沙赫特-辛格两因素理论(情绪=生理唤醒+认知标签,如被试注射肾上腺素后,根据环境线索将唤醒解释为快乐或愤怒)、拉扎勒斯认知评价理论(情绪由对事件的评价决定,如考试失利被评价为“努力不足”则产生内疚,被评价为“题目超纲”则产生愤怒)。
动机是激发行为的内部动力,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功能。动机理论包括本能理论(麦独孤提出人类有18种本能)、驱力理论(赫尔提出驱力减少理论,如饥饿驱动进食)、唤醒理论(最佳唤醒水平因人而异,如内向者偏好低唤醒活动)、诱因理论(外部刺激引发动机,如美食图片激发食欲)、认知理论(期望-价值理论:动机=期望×价值,如学生认为“努力能成功”且“成功很重要”则动机强;归因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