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历类自考老年护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VIP

2025年学历类自考老年护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学历类自考老年护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2025年学历类自考老年护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

【题干1】《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哪一诗篇?

【选项】A.《周南·关雎》B.《郑风·野有蔓草》C.《秦风·蒹葭》D.《陈风·月出》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是《国风·周南》中的第一篇,以雎鸠和鸣起兴,描写男女爱情,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其他选项中,《野有蔓草》出自《郑风》,以男女邂逅为主题;《蒹葭》出自《秦风》,以蒹葭苍苍、伊人宛在开篇;《月出》出自《陈风》,借月夜之景抒思慕之情。

【题干2】屈原的《离骚》在文学史上的主要艺术特色是?

【选项】A.四言句式为主B.汉赋铺陈手法C.比兴与象征结合D.严格的格律诗体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离骚》是战国时期楚辞的代表作,其艺术特色在于运用大量比兴手法和象征意象。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中,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象征高洁品格。同时,全诗以香草美人起兴,通过神话传说和现实批判结合,形成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选项A错误,屈原作品句式灵活;选项B为汉赋特征;选项D不符合战国时期诗歌形式。

【题干3】汉乐府诗中“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描写的是哪类题材?

【选项】A.民间婚恋B.军旅征战C.食物歌谣D.田园生活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十五从军征》出自《汉乐府·战城南》,通过老兵归乡后无家可归的悲剧,反映汉代征伐匈奴带来的深重苦难。诗中“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以数字对比凸显战争残酷性,属于乐府诗中“兵役徭役”题材。选项A为《孔雀东南飞》主题;选项C如《江南》歌咏鱼米之乡;选项D如《归园田居》描写田园生活。

【题干4】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更上一层楼”的哲学意蕴是?

【选项】A.知足常乐B.不断进取C.天人合一D.返璞归真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更上一层楼”以登楼视角引申为人生境界提升,体现儒家进取精神。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空间高度与视野广度的关联,强调通过努力实现更高目标。选项A“知足常乐”与诗中进取基调不符;选项C“天人合一”多见于道家诗篇;选项D“返璞归真”如陶渊明田园诗。

【题干5】《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风骨”概念主要指?

【选项】A.诗歌韵律B.文章气韵C.文章内容与形式统一D.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提出“辞之待骨,则柔克刚;辞之待气,则刚克柔”,强调文章需具备刚健遒劲的骨力与含蓄蕴藉的气韵相结合。如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既具雄浑骨力,又含悠远气韵。选项A为近体诗格律要求;选项D属《文心雕龙》中“丽辞”部分。

【题干6】宋代苏轼《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选项】A.儒家入世B.道家自然C.墨家兼爱D.禅宗顿悟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此句出自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以蜉蝣(朝生暮死)与沧海对比,展现对宇宙时空的深刻思考。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赤壁赋》中“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均体现道家超然物外的思想。选项A与苏轼经历不符;选项C与墨家“非攻”主张无关;选项D多见于禅宗公案。

【题干7】《聊斋志异》中“画皮”故事揭示的深刻主题是?

【选项】A.人性本善B.道德沦丧C.自然规律D.社会批判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故事中王生遇画皮鬼纠缠,最终发现其“皮中之人”已死,揭露人性贪婪与道德虚伪。鲁迅评《聊斋》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此篇通过鬼狐形象影射明代社会道德滑坡。选项A与“狼外婆”寓言主题相似;选项C如《精卫填海》表现自然抗争;选项D《儒林外史》更具社会讽刺性。

【题干8】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情感基调是?

【选项】A.悲怆哀怨B.感恩追忆C.咏物言志D.边塞豪情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归有光借祖宅项脊轩的兴废,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怀念。文中“树犹如此,人已不如”以物是人非对比,展现物哀美学。选项A与《祭十二郎文》风格相近;选项C如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选项D如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

【题干9】曹雪芹《红楼梦》中“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出自哪一判词?

【选项】A.贾元春B.林黛玉C.薛宝钗D.史湘云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此判词出自黛玉《唐多令》,以“寒塘”“冷月”意象暗示黛玉结局。诗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1****895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君毓展鹏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CNY3J98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