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B20
DB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190—2020
高寒牧区房前屋后牧草栽培技术规范
2020-05-25发布2020-06-23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4/T0190—202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条件 1
4.1地段选择 1
4.2地形选择 1
5栽培技术 2
5.1播种前准备 2
5.2播种 2
5.3播种后管理 3
6牧草收获 3
6.1收获方式 3
6.2收获次数 3
6.3收获时期 3
7牧草利用 3
7 1青贮3
7.2干草 3
DB54/T0190—2020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草原站,西藏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清竹、干珠扎布、参木友、胡国铮、李岩、旦久罗布、扎西央宗、曲广鹏、何世丞、鲍宇红、魏巍、谢文栋、廖阳慈、孙建春、黄鹏程、刘海金、索朗曲珍、桑琼拉姆、白玛普加、冯志强。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DB54/T0190—2020
1
高寒牧区房前屋后牧草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制定了高寒牧区房前屋后空闲地的牧草产地环境、牧草栽培、收获和利用等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海拔4000m以上的高寒牧区房前屋后牧草生产和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141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DB54/T0106禾本科牧草和农作物秸秆青贮
DB54/T0107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合青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寒牧区
海拔4000m以上从事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
3.2
房前屋后
高寒牧区中有土壤覆盖的牧户院落和季节性畜圈。
3.3
肥料
高寒牧区适用以牲畜粪便为主的有机肥,辅以尿素和磷酸二胺等氮肥和氮磷复合肥。
4产地条件
4.1地段选择
产地条件为高寒牧区房前屋后满足有土壤覆盖、冬季圈养牲畜、生长季空闲地作为人工种草区。
4.2地形选择
DB54/T0190—2020
2
按照播区选择原则,要求房前屋后地形平坦、坡度较小的区域。
5栽培技术
5.1播种前准备
5.1.1地面处理
使用微耕机对房前屋后区域进行深耕处理,耕深20cm-30cm并耙碎土块。播前整地,要求土块细碎,整平并镇压地面。
5.1.2施肥
400kg/亩-500kg/亩牲畜粪便作为基肥,有条件的牧户可在牲畜粪便中添加8kg/亩-10kg/亩磷酸二胺混合施入。
5.1.3选种
在季节性棚圈以外区域可选择一年生或多年生牧草,在季节性畜圈内选择一年生牧草进行种植,具体草种选择详见表1。种子质量符合GB6141和GB6142的要求。
5.1.4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禾本科牧草种子采用碾压等方式进行去芒处理,对豆科牧草种子进行硬实处理。
5.2播种
5.2.1播量
不同牧草品种播种量详见表1。
5.2.2播种期
海拔4000m-4500m区域在适宜5月中旬播种,4500m以上区域适宜5月下旬进行播种。
5.2.3播种方式
以条播的方式播种,不同牧草播种量、播种行距和播种深度详见表1。
表1高寒牧区牧草播种要求
牧草名称
播种量(kg/亩)
播种埋深(cm)
播种行距(cm)
垂穗披碱草
3.5
5
25
老芒麦
3.5
5
25
冷地早熟禾
3
2
25
黑麦草
4
3
25
紫花苜蓿
5
3
25
红豆草
4
4
25
青稞
15
5
25
燕麦
15
5
25
DB54/T0190—2020
3
5.3播种后管理
5.3.1播种后处理
播种后需进行覆土处理,可通过耙地完成,有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416_T 22-2024 河源手信通用规范.docx
- T_AJZCY 004-2025 毛竹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docx
- DB54_T 0477-2025 车用燃料油检测移动实验室技术要求.docx
- DB3407_T 020-2024 水产品市场销售索证索票工作规范.docx
- T_LHKXXH 002-2024 地理标志产品 袁冲甜南瓜.docx
- DB2301_T 212-2024 越桔组织培养技术规程.docx
- DB23_T 3872-2024 实验动物 实验猪遗传质量控制规范.docx
- DB54_T 0202-2020 养老机构能源管理规范.docx
- DB4203_T 254-2024 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电子评标服务规范.docx
- DB54_T 0170-2019 藏面加工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