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呼吸内科查房职业暴露防护课件.pptxVIP

2025 呼吸内科查房职业暴露防护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呼吸内科查房的职业暴露风险

识别:知“险”方能避“险”

演讲人

目录

呼吸内科查房的职业暴露风呼吸内科查房防护体系构建:

险识别:知“险”方能避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

01/“险”02/防”

查房全流程防护要点:从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置与后续

“准备”到“终末”的细节管理:“黄金30分钟”决定

03/把控04/预后

结语:守护生命,从守护自

05/己开始

2025呼吸内科查房职业暴露防护课件

引言:从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说起

作为呼吸内科临床工作12年的主治医师,我至今仍清晰记得2023年冬天的那个上午。当时我带着规培生

查房,一位确诊耐多药肺结核的老年患者突然剧烈咳嗽,飞沫喷溅到我的面屏边缘。尽管事后核酸检测阴

性,但那次“有惊无险”的暴露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在呼吸内科这个“感染高风险战场”,职业暴露

防护绝非“纸上谈兵”,而是关系到每一位医护人员健康的“生命防线”。

随着2025年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完善、多重耐药菌(MDR)流行趋势的变化,以及呼吸内

镜、高流量氧疗等侵入性操作的普及,呼吸内科查房场景中的职业暴露风险呈现“病原体更复杂、传播途

径更多样、防护需求更精准”的新特征。今天,我们将从风险识别、体系构建、全流程防护到应急处置,

系统梳理呼吸内科查房的职业暴露防护要点,为大家筑牢“安全铠甲”。

呼吸内科查房的职业暴露风险识别:

知“险”方能避“险”

呼吸内科查房的职业暴露风险识别:知“险”方能避“险”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接触到传染病患者的血液、

体液、分泌物或被污染的医疗锐器等,导致感染或潜在感染的风险。呼吸内科

作为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核心科室,查房场景的暴露风险具有“三高一多”特点:

高生物传染性、高气溶胶暴露、高密切接触频次、多途径交叉污染。具体可分

为四大类风险源:

1生物性风险:最主要的“隐形敌人”

呼吸内科患者携带的病原体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包括:

细菌类:结核分枝杆菌(尤其耐多药株)、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MDR)等;

病毒类:流感病毒(H3N2、H1N1)、新冠病毒(XBB等变异株)、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真菌类:隐球菌、曲霉(免疫抑制患者高发);

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衣原体。

这些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5μm颗粒,短距离1m)、气溶胶传播(5μm颗粒,可悬浮数小时,传播

距离1m)、接触传播(污染物体表面后经手-黏膜接触)三种途径威胁医护人员。2024年某三甲医院感

染监控数据显示,呼吸内科医护人员结核菌素试验(TST)阳性率较其他科室高3.2倍,流感抗体阳转率

高2.1倍,直接印证了生物性风险的严峻性。

2物理性风险:易被忽视的“显性威胁”

查房过程中,物理性伤害主要来自:

锐器伤:患者携带的胰岛素笔、自行使用的指甲剪等锐器,或查房时意外触碰床旁未规范放置的采血针;

紫外线/臭氧暴露:部分病房使用紫外线灯或臭氧机消毒,若未待残留消散即进入查房;

跌倒/碰撞:老年患者床旁杂物多,查房时可能被输液架、氧气管绊倒;

医疗设备损伤:高流量氧疗设备的湿化罐高温(40℃)可能导致烫伤。

我曾目睹规培生因未注意床旁胰岛素笔,被患者翻身时弹出的针头划伤手指——尽管患者HIV、HBV均阴

性,但暴露后24小时的焦虑仍让他彻夜难眠。

3化学性风险:诊疗辅助的“潜在隐患”

呼吸内科常用的化学制剂包括:

消毒类:含氯消毒液(浓度过高可刺激呼吸道)、过氧乙酸(挥发性强,黏膜

刺激);

吸入制剂: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

误吸可能引起心悸、口干;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