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3、症状:甲壳发生溃疡,形成黑褐色的凹陷常见于头胸甲和第1-3腹节背侧面4、流行:主要发生在越冬亲虾5、预防:防止亲虾受伤6、治疗:福尔马林,土霉素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现在是30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现在是31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五、幼体弧菌病(菌血病)1、病原:主要为弧菌2、症状:病菌位于血淋巴内(菌血病)病体因趋光性和游泳力差而沉于池底;急性感染者体表干净,慢性感染者体表常有污物附着3、流行情况:全球性病;急性病;蚤状幼体II期后发病最高4、诊断:取患病幼体血淋巴镜检5、防治:加强水质管理;治疗用土霉素全池泼洒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现在是32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现在是33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六、荧光病1、病原:哈维氏弧菌2、症状:夜间见病虾身体发出荧光;明光下发光幼体附肢已部分或全部变白。3、流行情况:急性病;尤其危害幼体;5-6月雨季为发病高峰期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现在是34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七、丝状细菌病1、病原:毛霉亮发菌、发硫菌2、症状:附着在对虾卵、幼体体表和成虾鳃和体表,不吸取营养,属外共栖生物,但可影响呼吸“黑鳃”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现在是35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现在是36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3、流行情况:发生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中4、预防:保持水质清洁,投饵适量,换水5、治疗:对虾幼体:加大换水,投活饵养成期:泼洒茶籽饼,蜕皮后大换水越冬亲虾:福尔马林浸洗,然后换水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现在是37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红体病1、病因:病因复杂,常有以下几种:a.WSSV或TSV等病毒性病原感染;b.弧菌、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感染;c.水质环境恶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偏高;d.饵料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平衡。2、症状:病虾缓游于池边或池面,身体局部或全身性发红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现在是38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现在是39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3、诊断:根据症状,并结合水质以及养殖管理情况分析予以诊断。4、防治:a.对于病毒性引起的红体,依具体情况采取合适措施;b.对于细菌性红体,可口服土霉素等结合水体消毒;c.对于水质不良引起的红体,可换水或投放生物制剂;d.对于饵料不良引起的红体,可投喂复合维生素等。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现在是40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一、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1、病原:链壶菌属、离壶菌属和海壶菌属2、症状:寄生于虾卵和各期幼体,病虾因游泳力下降而沉底,在病死的虾卵或幼虾内充满了菌丝3、流行情况:对虾、蟹的卵和幼体4、诊断:将卵或幼体压片镜检5、防治:消毒、亚甲基蓝、制霉菌素第三节真菌性疾病现在是41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现在是42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第三节真菌性疾病现在是43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二、镰刀菌病1、病原:镰刀菌生殖方式为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大分生孢子呈镰刀形2、症状:寄生于鳃、头胸甲、附肢、体壁和眼球等部位,主要症状是被寄生处呈黑色。第三节真菌性疾病现在是44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现在是45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3、流行情况:对虾的一种危害很大的慢性病4、诊断:取病灶组织镜检,依菌丝和分生孢子确诊5、防治:预防:池水经砂滤并以二氯乙氰尿酸钠消毒治疗:初期可用制霉菌素第三节真菌性疾病现在是46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一、微孢子虫病1、病原:对虾匹里虫、奈氏微孢子虫、对虾八孢虫等微孢子虫2、症状:除对虾八孢虫感染卵巢外,其他微孢子虫均主要感染横纹肌,被感染部位出现白浊,“乳白虾”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