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李:李红不语自倾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叶李:李红不语自倾城

我所居住的城市,每年三月,总有一场无声的盛典。街道两侧,红叶李悄然绽放,先是细碎的红蕊试探春寒,继而满树繁花如云蒸霞蔚。那是一种近乎倔强的美,在尚显料峭的风中,捧出全部的色彩与芬芳。多年来,我习惯于在这花树下匆匆走过,视之为季节轮转的寻常注脚。直至去年一个迟归的黄昏,我驻足凝望一株斜倚在残阳里的老李树,虬枝盘曲,却托举着万千柔嫩之花,夕阳为每一片花瓣镀上金边,风过时,落英如血如泪。那一瞬,一种莫可名状的震动攫住了我——这柔美与坚韧的共生,这喧嚣中的沉寂,这短暂至极的绚烂与凋零,它究竟在诉说什么?

这追问,引领我走向一场出乎意料的探寻。我原想寻几本植物图鉴,却最终迷失于一座由文学、绘画、宗教与哲学交织而成的森林。我才惊觉,窗前陌上这寻常客,竟在华夏的千年文脉中,刻下了如此深长而幽微的印记。

它的名字,早已泄露了天机。“红叶李”,一个看似平实的称谓,却如一枚双面绣,织就了色彩与生命的双重隐喻。植物学意义上,它属蔷薇科李属,是紫叶李与樱李等的杂交培育之果,其叶常年浸染紫红,花先叶或同放,淡粉至洁白。然而,在东方美学的语境里,“红”从不囿于色谱。它是朱雀的色彩,是生命的炽烈,是喜悦与吉庆,亦是尘世的热闹与繁华。而“李”,一个更古老的符号。《诗经》有云:“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其果实虽小,却象征着实惠的回馈与情谊的循环。更不消说那位道祖李耳,姓氏亦与此树同源,平添一抹玄思。是以,“红叶李”三字,自诞生便是一场诗意的合谋,它将视觉的艳与味觉的酸,外在的热闹与内在的哲思,皮相之美与结果之实,完美熔于一炉。

我循着这名字的幽径,回溯时光。它并非自古便摇曳于中原。李树本是华夏故旧,《尔雅》《礼记》中不乏其踪,但彼时之李,多以果木见称。我们现在街衢常见的观花红叶李,实是近代园艺的骄子,是东西方植物文化交流、选育技艺精进的见证。它承载着古典的“李”之意象,却又被赋予了现代都市的崭新使命——以色彩装点灰色丛林,以花期慰藉倦怠人心。这是一次成功的“古意新承”,一个古雅灵魂穿上了现代的霓裳。

然而,红叶李最摄我心魄处,在于它呈现了一种“矛盾的和谐”,一种东方美学至高境界的活态演绎。

它是坚韧与柔美的共生体。其枝干往往盘错嶙峋,甚至显出几分苦寒之姿,颇有梅兄之风骨。然而,就在这看似粗砺的线条上,迸发出的花朵却极尽娇柔妩媚。五片单瓣,薄如绡纱,色若婴颊,微风过处便簌簌零落。这一刚一柔,一韧一脆,并非彼此削弱,而是相互成就。那虬枝的苍劲,愈发反衬出花朵的脆弱与珍贵;而那繁花的柔美,又悄然化解了枝干的冷硬,为整个生命注入温润的光辉。它不似松柏一味刚强,亦不似藤蔓全然依附,它昭示的是一种“柔韧”的智慧:根干深入泥土,笃定不移;花叶迎风起舞,顺应自然。这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映照?于世事风雨中保有内心的坚守,却不失感受与表达美的柔软心肠。

它又是绚烂与寂灭的沉思者。红叶李的花期短暂,盛放之时已是倒计时之始。它开得那般决绝,那般全力以赴,仿佛要将积蓄一冬的生命力在一夕间焚尽。这种美,因其自知短暂而格外浓烈,因其注定凋零而倍显庄严。驻足其下,你很难不联想到生命的璀璨与无常。然而,东方的哲思从不导向消极的悲叹。花落之后,并非空无。那满地的碎琼乱玉,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序章;那日渐丰茂的红叶,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华彩。它教会我们的,不是哀悼逝去的感伤,而是珍惜当下的炽热,以及对于生命循环不息的坦然接纳。它的美学,是“物哀”与“闲寂”的交融,在极盛的繁华里窥见寂灭的阴影,又在必然的寂灭中体悟永恒的回响。

它更是人间与出尘的临界点。红叶李太常见了,巷陌、公园、庭院,处处可见其身影。它属于市井,沾染尘世烟火气,聆听寻常人家的悲欢。这份“入世”,使它可亲可爱。但当你凝神静观,又会发现它自带一种抽离的清气。尤其是月夜,铅华洗尽,唯余枝干与花朵的剪影,在月光下勾勒出空灵的线条,仿佛遗世独立的仙子,那份热闹的红晕反而沉淀为一种冷寂的冥想。它就在车水马龙之畔,却仿佛开辟了一个静谧的结界。这种“不离世间而超脱世间”的特质,正是禅宗所言的“平常心是道”。它告诉我们,净土不必远求,诗意就在眼前;超凡脱俗,未必需要逃离尘世,更可以是一种内在的心境转换。

于是,这都市中最平凡的树,在我眼中渐渐蜕变为一位沉默的哲人。它历经培育与移植,自身便是一部微缩的文化交流史;它于矛盾中求和谐,展现了一种高级的生命美学;它介于俗雅之间,提示着一种可行的生活哲学。

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拜访这座城市里的红叶李。我见过古寺墙角的一株,与青灯古佛为伴,落花铺满苔阶,静默中自有禅机。我见过新兴商业区广场上成排的年轻李树,在玻璃幕墙的冷光与霓虹灯的闪烁下,它们的花朵以一种天真而勇敢的姿态绽放,柔化着钢铁森林的冷硬线条,为行色匆匆的都市人提供片刻的视觉喘息与心灵慰藉。它们是现代的,亦是永恒的。

最深切的触

文档评论(0)

133****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