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docVIP

九江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江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羁绊(jī)诘问(jié)骇人听闻(hài)

B.潺潺(chán)拮据(jié)锲而不舍(qiè)

C.骋(chěng)想澎湃(pài)酝酿(niàng)

D.纨绔(kuà)取缔(dì)锐不可当(ru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惟妙惟肖咄咄逼人张灯结彩

B.相形见绌锲而不舍历历在目

C.人声鼎沸气宇轩昂长途跋涉

D.历史渊源再接再励恍然大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B.他的演讲不仅精彩,而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是否坚持锻炼身体,是能否拥有一个健康体魄的关键。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这位老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地______科学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2)这幅山水画的构图______巧妙,让人叹为观止。

(3)面对困难,他始终______不拔,最终战胜了挑战。

A.专研独特坚强

B.专研独特坚毅

C.专门独特坚强

D.专门独特坚毅

5.古诗文默写(10分)

(1)________,谁家玉笛暗飞声。

(2)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语境,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4分)

青春如诗,充满激情与梦想;青春如歌,奏响活力与希望。我们应该珍惜青春时光,________,________,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皆虚心以静,吾德之馨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灵:________

(2)馨:________

(3)鸿儒:________

(4)劳形: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________

9.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

10.你认为刘禹锡笔下的“陋室”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5题。(16分)

那树

(余秋雨)

那树在河湾上,弓着腰,弯着颈,像一种屈服。几阵大风,几场暴雨,它都挺直了腰,昂起了颈,又像一种不屈服。它从不抱怨,从不喧哗,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

树皮是深褐色的,布满了皱纹,像老人的脸。它的枝干粗壮有力,向上伸展,像伸出的手臂,想要拥抱天空。它的叶子是深绿色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无数绿色的眼睛,注视着这个世界。

那树曾经很高大,很高大,几乎可以触摸到云层。它曾经很茂盛,很茂盛,几乎可以遮蔽整个河湾。它曾经很年轻,很年轻,几乎可以与河湾一起生长。但是,如今,它已经老了,老了,几乎可以与河湾一起倒下。

人们都爱那树,因为它给河湾带来了生机,带来了美丽。孩子们在树下玩耍,大人们在树下乘凉。那树就像一个慈祥的老人,守护着河湾,守护着人们。

但是,有一天,那树倒下了。人们都很伤心,都很愤怒。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砍倒这样一棵好树?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破坏这样一片美丽?

那树倒下了,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树洞。树洞里,充满了泥土的气息,充满了腐烂的气息。树洞里,充满了人们的叹息,充满了人们的悲伤。

那树倒下了,但它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它教会我们,要像它一样,默默地站立,默默地奉献,默默地承受。它教会我们,要像它一样,不屈不挠,永不放弃。

11.文章主要描写了哪棵树?它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主要描写了________。具有________的特点。

12.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

13.文中“那树”象征着什么?(4分)

________

1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那树”精神的理解。(4分)

________

三、写作(30分)

15.题目:那一次,我明白了________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参考答案

1.B

2.B

3

文档评论(0)

Yan06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