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霍城县江阴小学语文学科四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定稿)
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24.《延安,我把你追寻》
授课人:
主备人:宋玲玲
初备时间:11.20
授课时间:
教学设计
个性化批注
教学目标:
1.认识“延、昔”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3.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教学重点:
领会延安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不懂的诗句,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主预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2.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一、情景导入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机关的所在地,那里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人们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用的是煤油灯。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赴延安。为什么延安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走进延安,走进那段峥嵘岁月。
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预设: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的什么?
任务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出带生字的词语,认读,识记。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认读正音。
延安昔日茅屋土炕一旦明媚
3.醒学生注意:“炕”是后鼻音。
4.引导学生通过与熟字比较的方式识记,如“惜——昔”“抗——炕”“但——旦”。
活动一:教师范读,感知音韵
(1)教师示范朗读诗歌,请学生用着重号画出诗歌的韵脚。
(2)交流,小结:全诗押的是ɑnɡ韵,韵脚是:光、阳、香、场、琅、炕、响、梁、煌、翔、想、光、阳。
(3)模拟交响乐的方式朗读诗歌:第一节由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领读,第二节男女生轮流齐读,第三小节女生齐读,第四小节男生齐读,第五小节男女生领读,第六小节第一小句全班齐读,后面一组排比句组组递进读。在合作朗读中感受诗歌声韵铿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特点。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不能靠分析,而重在朗读和感悟。在第一板块中,就设计了三次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自读,学习生字;教师范读,找出韵脚;合作朗读,感知音韵。)
三、任务二:品读诗歌,理解内涵
活动一:学习第1~2小节,理解延安精神
(1)自由朗读第1小节后,请学生个别朗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燕子在温暖的春光中翩翩归来,小树在雨露的滋润和太阳的照耀下茁壮成长,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3)指导朗读:语速略慢,语调平和;在“像”“在追寻”后面稍作停顿;读“翩翩归来、茁壮成长、雨露、太阳”这四个词时,语气加重,稍作强调。
(4)女生齐读第1小节。
(5)默读第2小节,思考:追寻延安,是在追寻什么?把相关的词句圈画出来,交流。
(6)学生交流,教师追问:追寻延安,仅仅只是在追寻“延河叮咚的流水、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吗?联系整首诗想一想。
联系第5小节,领悟:作者是在追寻延安精神。
(7)提问:作者追寻的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写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呢?请同学们联系课前查阅的资料思考思考。
(8)学生结合资料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补充资料,结合有代表意义的图片,予以点拨:
①“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是延安的象征,当年许多革命者常在延河边上讨论革命的道理。
②枣园有毛泽东同志居住的窑洞,在窑洞前有几棵梨树,“梨花的清香”暗指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③南泥湾原为荒地,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来到这里,挖窑洞、吃野菜,自制工具搞生产。他们以惊人的毅力,艰苦奋斗三年,将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追寻“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就是追寻三五九旅全体战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④杨家岭有当年党中央的办公楼和中央礼堂,许多重要会议曾在这里召开,暗指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9)学生齐读前两节,读出对延安精神迫切的向往之情。
活动二:学习第3~4小节
(1)请一位男生、一位女生分别朗读第3、4小节,说说:这两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对比。
(2)提问:这两节中哪些事物形成了对比?
学生交流、明确:今天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家电与昔日的茅屋和土炕,今日的宇宙飞船、电子计算机与往昔的老牛破车。
(3)引导:在鲜明的对比中,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1:感受到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
教师点拨: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延河”“枣园”等事物都有它的象征意义,第3、4小节也是这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OE 20.8-2020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8部分:砂质海岸.docx VIP
- (高清版)DB15∕T 4089-2025 《工业企业碳流图绘制方法》.pdf VIP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doc VIP
- 江苏省2014定额解读(模板工程计算规则下).ppt VIP
- 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VIP
- 站用交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第4部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pdf VIP
- 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的心电图表现.pptx VIP
- 步步高家教机X2用户手册.pdf
- 新解读《GB_T 13863-2011激光辐射功率和功率不稳定度测试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5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