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开元盛世的社会繁荣.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开元盛世的社会繁荣

若将中国古代文明比作星汉灿烂的夜空,盛唐无疑是最耀眼的那片星河;而在盛唐的长卷中,开元盛世(713-741年)又恰似被金线勾勒的核心——它不仅是唐朝国力的巅峰,更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我们穿越一千三百年的时光,站在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目之所及是飞檐斗拱的宫阙、车水马龙的市坊;耳之所闻是胡商的吆喝、诗人的吟唱;鼻之所嗅是茶肆的清香、酒肆的醇香。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蓬勃生机。

一、经济根基:从田间到市坊的全面兴盛

经济是社会繁荣的基石,开元盛世的辉煌首先源于经济领域的全面突破。这种突破并非偶然,而是制度保障、技术革新与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1.1农业:从”均田”到”仓廪实”的底气

唐玄宗即位后,首先整顿了自武周后期以来逐渐松弛的均田制。政府重新核查全国土地,按”丁男受田百亩”的标准重新分配,尤其对偏远地区和新垦荒地给予政策倾斜。例如,河南道的汴州(今开封)因黄河改道形成大量淤田,官府不仅免除前三年赋税,还免费提供铁犁和牛种,吸引了数千户关中流民迁居垦殖。

农业技术的进步更让生产力跃上新台阶。曲辕犁的普及是标志性事件——这种犁具通过调整犁评可控制入土深浅,犁壁能翻土碎土,比传统直辕犁节省三分之一人力,关中地区的老农曾说:“过去两人一牛耕五亩,如今一人一牛能翻八亩。”灌溉工具的革新同样关键,筒车在江南水乡广泛使用,利用水流推动轮辐,将水自动提升到高处,连小孩子都能操作。史书记载,润州(今镇江)的农民用筒车灌溉后,稻田一年两熟,“春种粳稻夏种黍,秋获粟米冬藏麻”。

农业丰收最直观的体现是仓储丰盈。洛阳含嘉仓是当时最大的国家粮库,1971年考古发现其遗址有287座粮窖,每窖可储粮50万斤。据《通典》记载,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全国仓库储粮超过1亿石,相当于当时全国人口三年的口粮。长安郊外的农民常说:“家有存粮万石,不怕灾年饥馑。”

1.2手工业:从”百工”到”匠心”的跃升

开元年间的手工业呈现官营与私营双轨并进的格局。少府监作为中央手工业管理机构,下辖25作,仅织染署就有工匠10500人。官营作坊的技术堪称顶尖:邢州(今邢台)的白瓷”类银类雪”,越州(今绍兴)的青瓷”类玉类冰”,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釉色青中泛绿,釉面均匀如镜,正是开元官窑的代表作。

私营手工业的活力更令人瞩目。定州(今保定)的何明远是当时有名的丝织巨贾,家中有绫机五百张,雇佣工匠千余人。这些工匠不仅能织出”大张锦”“软瑞锦”等传统纹样,还能模仿波斯的”联珠纹”、粟特的”对鸟纹”,深受胡商青睐。陶瓷业中,巩县(今巩义)的民窑开始烧制三彩器,黄、绿、白三色交融,或为骆驼载乐俑,或为仕女持镜像,既实用又具艺术价值,很快成为长安贵族的案头雅物。

矿冶业的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保障。陕州(今三门峡)的铜矿、蔚州(今张家口)的铁矿开采规模空前,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全国有银冶58处、铜冶96处。扬州的铸钱作坊每日可铸开元通宝3000贯,这种外圆内方的铜钱”肉好周郭,文字清晰”,不仅通行全国,还成为日本、新罗的通用货币。

1.3商业:从”市坊”到”天下通”的网络

长安作为帝国的心脏,其商业繁荣最具代表性。这座面积84平方公里的城市,设108坊为居民区,东西二市为商业区。东市”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更因靠近丝绸之路起点,聚集了波斯、大食、粟特等国的商人,时人称为”金市”。西市的波斯邸专门兑换胡商的金银币,粟特人的香料铺售卖乳香、没药,大食商人的珠宝店陈列着红蓝宝石,连卖胡饼的摊位都挂着波斯文招牌。

除了长安,洛阳、扬州、益州(今成都)也成为商业都会。扬州位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舟樯栉比,百货堆积”,盐商的船队”大者数百斛,小者百斛”,往来于淮南与江南。益州”扬一益二”的说法虽成于中唐,但开元时已”市廛所会,万商之渊”,蜀锦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运往天竺,茶叶经灵关道进入吐蕃,《成都记》载:“每岁蚕市,货易毕集,阗阗咽咽,车不得旋,人不得顾。”

商业的繁荣推动了货币经济的发展。尽管绢帛仍作为辅助货币,但铜钱的使用频率大幅提高。敦煌出土的《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益谦市契》显示,购买马匹、丝绸等大宗商品已普遍用铜钱结算。更值得注意的是,飞钱(类似汇票)开始在长安与扬州、成都之间流通,商人将钱存于进奏院(地方驻京办),凭券到异地取现,解决了长途携带铜钱的不便。

二、文化气象:从”雅集”到”万类”的多元共生

经济的丰足为文化的兴盛提供了肥沃土壤,而开元的文化繁荣绝非单一的”盛唐气象”,而是儒释道交融、雅俗共赏、中外互鉴的多元共生。

2.1文学:诗国的黄金时代

若说中国是诗的国度,开元便是诗的巅峰。这个时代的诗人,既有”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也有”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既有”诗佛”王维的禅意

文档评论(0)

eurek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