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溪古镇历史简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龙溪古镇历史简介

黄龙溪位于成都西南边缘,距成都城区四五十公里。黄龙溪从古镇建造起来至现在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以古街、古庙、古树、古建民居、古码头、古佛洞、古佛堰、古衙门、古风民俗、古崖墓“十古”而著称,以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烧火龙而闻名,所以黄龙溪算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古镇。黄龙溪镇古名“赤水”,地处双流、彭山、仁寿三地交界,在锦江、鹿溪河汇流处。黄龙溪镇是古蜀王国的军事要地。在蜀汉时期,诸葛亮南征,曾派重兵把守于此,结果战败,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据考证,黄龙溪这个名字的由来,来源于《三国志》中的一句话引出的一个传说。虽然这个传说有很多不一样的版本,但这里面的故事情节都非常类似。《三国志》中记载:“间黄龙见犍为武阳之赤水,九日乃去。”这句话的时代背景是在东汉末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前一年的事。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从黄帝授命于天,威震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从汉朝开始,龙就是皇帝的象征与代表。在刘备登基之前有黄龙出现,这也寓意着刘备就是真龙天子,其登基称帝完全是上天的安排。后来的《华阳县志》中说到“黄龙所见之地,黄龙溪以是名矣。”

黄龙溪名字的来源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江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溪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镇”。县志记载的,全是与龙有关的。在清代,黄龙溪又叫“火烧场”。在当时,黄龙溪属于彭山所辖二十二里(村)之一,原址在府东岸的立新村境内,名叫永兴场。后来被一场大火摧毁,黄龙溪迁至府河西岸建场,此名由此诞生。古时候水运交通十分发达,外来商客人数渐增,经济文化逐渐繁荣,航运上达成都,下通重庆,是水路运输的重要码头。清朝末年的《成都通览》记述黄龙溪:“舟人多泊其地,磨补船漏,取溪泥,细腻也。”所以黄龙溪又被有些人称为“黄泥溪”。

聊完黄龙溪名字由来,这里的千年水码头也是了解黄龙溪历史时需要被大家熟知的,因为府河边的黄龙溪就是在繁荣的府河航运业推动下建立、发展的。在古代乘船南下乐山、宜宾直至三峡、川外,由于黄龙溪处在府河与鹿溪河的交汇口,这里的河面宽阔、水势平坦,所以它在旧时作为了南下水路上的天然码头,是第一歇脚点,从成都来的下水船和从重庆、乐山来的上水船很多都要在这里停泊过夜。天然的水域优势使得黄龙溪在古时就将百货山积,帆桅如林的景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常常有人以此来描述黄龙溪古镇的这一繁华盛景。王爷坎下是黄龙溪古老的渡口码头,停泊的上水船只常常多达百余只,排列二里多长,一直排到皇坟村,下水船也常有近百只,排列一里多长,一直到鸡市坝。除此之外,在鹿溪河,还有梁码头、胡码头停泊专门运载本地农副产品的船只,一直到民国年间才废弃,黄龙溪的古佛洞也是渡口码头,为解决航灌矛盾,民国年间修了船闸,在关堰期间,每夕日定时启闭,放行船。

了解了千年水码头们,我们再说回黄龙溪的茶文化,黄龙溪在历史上作为茶叶之乡和茶马古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汉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元宵节,资中人王子渊以从成都安志里寡妇杨惠手中买下一名奴隶“便了”。王子渊在其卖身契《僮约》里提到:“武阳买茶”。武阳,就是现在的彭山县江口镇,距黄龙溪锦江下游约10公里。是古代东去成都的第一大码头,武阳及其周边的丘陵、山地自古便是著名的产茶区。《成都通史》称:秦汉三国时期,黄龙溪的前山、后山以及彭山和蒙顶山等地盛产茶叶,并涌现出众多茶叶作坊。“武阳买茶”是中国茶市最早的文字记载,这也说明了黄龙溪是川西最早的茶叶市场之一。

所以古镇里面的茶馆成为了黄龙溪的一大特色,路两旁、河堤上、竹林下,各种古色古香的茶馆成为古镇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上河街十号有着一家黄龙溪最早的吊脚楼茶铺,现在被称为“文化园“,这是黄龙溪唯一一家老茶铺,在水运繁忙的年代,这里同时为来往商旅提供食宿。喝茶对于古镇上的人来说,和吃饭一样是人生的必需品,马虎不得,所以古镇里有许多茶馆,他们一般用本地产的茉莉花,或者上好的竹叶青、峨眉雪蕊这样的川茶,一天的悠闲时光就从饮下一杯清茶开始了。

当你走进黄龙溪古镇,你会发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透露着古朴的气息,镇内现在还保存有传统建筑面积共3.12万平方米,其中极具保护价值的清代穿逗式木结构传统建筑1.37万平方米。一湖、两河、六寺、七街、九巷组成了极具旅游特色的黄龙溪,使这里成为一个有山有水又有城的人文古镇。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