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半到四点半是几个小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点半到四点半是几个小时

一点半到四点半是几个小时1

下午一点半,课桌上的练习册刚翻过第五页,同桌的笔帽“嗒”一声掉在地上。窗外的梧桐叶被风掀起,露出灰白的叶背,走廊里传来低年级同学打闹的笑闹声——这是周三下午的第一节课后,我趴在桌上数着数学题里的小数点,忽然听见后排同学嘀咕:“还有多久放学啊?”

“早着呢,”班长转过来,手里转着笔,“下午一点半才开始上课,要到四点半放学,你说多久?”

我愣了一下,笔停在草稿纸上。墙上的挂钟正指着1:35,时针歪在“1”和“2”中间,分针刚跳过“7”。要是画一条时间轴,左边站着“1:30”,右边站着“4:30”,中间隔着多少段呢?我想起早上妈妈教的:“小时不够减就借,分钟不够就凑60。”可这里分钟都是30,像两个站在同一条线上的小朋友,不用“借东西”。

“4减1是3啊,”后桌的学霸推了推眼镜,“小时数差3,分钟一样,不就是3小时吗?”我恍然大悟,低头看练习册——从1:30到2:30是1小时,到3:30是2小时,到4:30刚好3小时。就像爬楼梯,从1楼到4楼,要走3段台阶,每段都是1小时的高度。

放学铃响时,挂钟的时针已经挪到了“4”和“5”中间,分针还是固执地指着“6”。夕阳把教室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收拾书包时,忽然觉得这3小时像一串被串起来的珠子:数学课上划过的函数线是一颗,语文课上背过的诗句是一颗,课间和同学分享的橘子糖也是一颗,串起来刚好绕手腕一圈,不松不紧,是整个下午的重量。

一点半到四点半是几个小时2

“妈妈,动画片几点开始呀?”六岁的妹妹扒着沙发边缘,盯着电视屏幕上跳动的广告,脚尖在地毯上点出小坑。茶几上的草莓只剩半盘,是她午睡醒来(一点半刚过)就抓着吃的,草莓汁沾在嘴角,像两撇小红胡子。

“你先看钟表,”妈妈擦着手从厨房出来,把妹妹抱到腿上,指着墙上的挂钟,“现在是1:30,动画片要到4:30才开始,你说要等多久?”

妹妹的小手指戳向钟面,先摸到短胖的时针——它正懒洋洋地靠在“1”旁边,像只刚睡醒的小猫;又摸到细长的分针,端端正正站在“6”上,像根扎在土里的小竹竿。“它不动呀,”她皱着鼻子,“怎么知道等多久?”

妈妈找来妹妹的玩具钟表,把时针拨到“1”和“2”中间,分针拨到“6”:“这是现在,1:30。”然后轻轻拨动时针,一格一格往“2”的方向挪,“你看,时针走到‘2’和‘3’中间,分针还站在‘6’,就是2:30,过了1小时。”妹妹的眼睛亮起来,伸手抓住妈妈的手,自己把时针往“3”挪:“那到3:30,又过1小时?”

“对呀,”妈妈笑着点头,让她继续拨,“再往‘4’挪,到4:30,分针还是站在‘6’,是不是又过了1小时?”妹妹的小胳膊用力拨着指针,从1:30到2:30,再到3:30,最后到4:30,时针像只慢慢爬的小乌龟,爬过3个大格子。“一共爬了3格!”她拍着手笑起来,“要等3个小时!”

傍晚4:25时,妹妹已经趴在沙发上快睡着了,怀里抱着草莓抱枕。妈妈把她轻轻放平,盖好小毯子——电视屏幕刚跳出动画片的片头,妹妹却在梦乡里咂了咂嘴,嘴角的草莓汁印还没擦干净。挂钟的时针稳稳停在“4”和“5”中间,分针正一步步走向“6”,像在给刚学会数时间的小姑娘,悄悄盖一个“3小时”的成就章。

一点半到四点半是几个小时3

下午1:30,我按下咖啡机的开关,“咕噜咕噜”的声响里,办公室的百叶窗正被调至45度角,阳光透过缝隙,在桌面上投下细密的金线。电脑屏幕亮着,待办事项清单上列着:“2:00市场部会议”“3:00提交月度报告”“4:00整理客户资料”——最后一项旁画了个星号,备注“4:30前必须完成”。

“从1:30到4:30,这3小时得掰成三段用。”我对着清单自言自语,端起刚萃好的咖啡,热气在杯口凝成一小团白雾。忽然想起大学时老师说的:“时间像块均匀的面包,你怎么切,它就怎么分成份。”现在这“面包”左边是1:30,右边是4:30,中间得切两刀,刚好分成会议、报告、整理资料三块,每块1小时。

2:00的会议像一场小型风暴,投影仪的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讨论声、键盘敲击声混着咖啡香在会议室里打转。等我抱着笔记本回到座位,挂钟的时针已经指向“3”,分针刚跳过“12”——从1:30到3:00,刚好1.5小时,比计划多了半小时。我咬着笔头改报告,窗外的云从“鱼鳞状”变成“棉花状”,时间却像被拧紧的发条,走得比平时快。

4:20,我点下“发送”键,客户资料文件夹整齐地躺在共享盘里。抬头看钟,时针在“4”和“5”中间,分针差两格到“6”。从1:30到4:30,这3小时像条被拉满的皮筋:会议时被拉长,改报告时被绷紧,最后整理资料时慢慢回弹——直到4:30整,皮筋“啪”地松开,办公室的灯忽然亮了几盏,原来窗外的天已经暗下来,远处的路灯正一盏盏亮起,像给

文档评论(0)

小小梦想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小助手,资料用不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