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出生于河南巩县,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始终心系苍生。其诗歌内容广泛,风格沉郁顿挫,尤以律诗成就最高,代表作有《春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杜甫的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人道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是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期间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中的第五首,约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此时杜甫结束了流亡生活,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营建草堂,生活相对安定。这首诗描写了春日江畔的繁花景象和诗人独自赏花的闲适心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创作背景参考了《杜诗详注》中关于杜甫成都草堂生活的记载,以及《唐宋诗醇》对其诗歌风格的分析。
【原文呈现】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话翻译】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万朵花儿把枝条都压弯了。
恋恋不舍的蝴蝶时时在花间飞舞,自由自在的娇莺恰恰地鸣叫。
【诗词赏析】
一、景物描写的生动性
诗人以“花满蹊”“千朵万朵”描绘了繁花盛景,用“压枝低”的动态画面展现了花朵的繁密,极富生活气息。蝴蝶“留连戏蝶时时舞”和莺鸟“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动态描写,与静态的花景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体现了杜甫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参考了《唐诗三百首》对其景物描写的评价。
二、情感表达的微妙性
“留连”“自在”“恰恰”等词语,不仅描绘了景物的自然状态,也暗含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蝴蝶恋花、莺鸟啼鸣,既是自然之趣,也寄托了诗人暂时忘却忧愁的心境。尾句“恰恰啼”以声音收束,既符合诗歌的音韵美,又暗含诗人对和谐之境的赞美。
三、语言风格的清新自然
全诗语言质朴明快,如口语般自然流畅,毫无雕琢痕迹。王士禛在《带经堂诗话》中称赞杜甫“绝句中老杜最工”,此诗正是明证。诗人通过简练的笔触,将春日盛景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常见考点汇总解析】
1.景物描写的手法:本诗运用动静结合、俯仰结合的描写手法,如“花满蹊”“压枝低”写花之盛,“蝶舞”“莺啼”写生机,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2.情感表达的双重性:诗歌表面写赏花之乐,实则暗含诗人对安定生活的珍惜,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深层情感。
3.关键词分析:“压”“留连”“自在”“恰恰”等词的运用,既写景又传神,是理解诗歌意境的关键。
4.艺术风格: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甫“诗圣”的审美追求,参考了《中国文学史》对其诗歌风格的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