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作者简介】
张若虚,唐代诗人,字、号均不详,仅知其为吴中(今江苏苏州)人。生平记载极为简略,仅见于《唐才子传》等零星文献。其诗名藉《春江花月夜》一卷而显,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作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09年),时值唐代社会文化鼎盛,但张若虚个人仕途未显,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暗含对生命与宇宙的追问。此诗虽属乐府旧题,却以哲理思辨与艺术意境突破传统,体现盛唐诗歌的开放性与深度,与同时期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郁形成互补。
【原文呈现】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白话翻译】
春潮上涨与海面齐平,海上的明月正随潮水涌生。月光荡漾随波千万里,哪个春日的江面没有月光?江水蜿蜒绕过花草丰茂的原野,月光洒在花林中如撒满雪珠。空中流动的寒霜不觉飘落,沙洲上的白沙也隐没不见。江天一色无半点尘埃,皎洁的空中孤月如轮。江畔谁最早看见月亮?江月又从何时开始照耀人间?人生代代无穷无尽,江月年年相似依旧。不知江月等待哪位游子,只见长江送走流逝的流水。白云悠然飘去,青枫浦上令人发愁。今夜谁家游子乘船远行?何处闺中女子望月相思?楼上的月光徘徊不去,应照着离人梳妆的镜台。玉户帘卷不走月光,捣衣石上拂去又来。此时两人相望却无法听见,只愿随月光照耀爱人。鸿雁高飞月光不能穿透,鱼龙在水中潜跃留下波纹。昨夜在闲潭梦见落花,可惜春已过半仍不归家。江水流送春天将尽,江潭落月又向西边倾斜。斜月沉沉隐入海雾,碣石到潇湘路途无限。不知乘月归来的有几人,落月摇荡情思洒满江树。
【诗词赏析】
一、宇宙意识的哲思高度
诗开篇以“春江潮水”“海上明月”构建动态宇宙图景,将时空无限性具象化。“江月何年初照人”直叩存在主义命题,与《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淮南子》“月行藏珠”的哲学传统一脉相承。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中评其“变乐府为诗”,实因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的辩证思考,已超越宫体诗的唯美局限,体现盛唐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
二、时空意象的循环美学
全诗通过“潮生”“潮落”“月圆”“月缺”的循环,构建“永恒的现在时”。如“江月年年望相似”与“落月复西斜”形成时空互文,王昌龄《诗格》所谓“造境”之境,在张若虚处化为生命感悟。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及“唐代文化的开放性”,正体现在诗中对自然与人事的辩证书写,如“白云”“鸿雁”象征流动的意象群,与杜甫“星垂平野阔”的静态视角形成美学对照。
三、情感表达的朦胧性
诗中游子思妇的离愁,通过月光意象传递为普遍性情感。如“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升腾想象,暗合《楚辞》香草美人传统,却以“月光”这一超验载体完成情感升华。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评其“情、景、理浑然”,此处“理”即通过月光这一公共意象,使个人情感能量转化为宇宙能量,体现中国古典诗歌“寓教于乐”的特质。
【常见考点汇总解析】
1.哲学命题分析
考点:宇宙生成与人生短暂
依据:《周易·系辞》“生生之谓易”,诗中“江月何年初照人”与“人生代代无穷已”形成哲学对仗,考查学生对盛唐诗歌哲学思辨的理解。
2.时空艺术手法
考点:循环叙事与意象群构建
依据:叶圣陶《中国文学研究》指出其“以小见大”,如“落月摇情满江树”中“月”“树”“情”的动态关联,考查学生对中国古典时空美学的把握。
3.情感表达比较
考点:朦胧美与直抒胸臆
依据:与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比,张若虚月光意象更显超脱,可考查学生唐代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4.乐府传统创新
考点:旧题新变与格律突破
依据:《乐府诗集》载“春江花月夜”原属吴声歌曲,张若虚以七言歌行体融合山水诗与哲理诗,体现盛唐乐府的“诗化”进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