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docVIP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扬州清明(节选)

张岱

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①,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故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折再三,不辞往复。监门小户②,亦携肴核③纸钱,走至墓所,祭毕,则席地饮胙④。

[注释]①展墓:扫墓。②监门小户:一般平民人家。③肴核:肉类和果类食品。④饮胙(zuò):扫墓之后,参与祭祀的人分食祭品。胙,古代祭祀时用的肉。

[1]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城中男女毕出毕:_________

(2)席地饮胙席地:________

[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岱的这篇文章反映了明清之际扬州人扫墓的哪些习惯?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清明当日,要拜扫先人的坟墓。

B.一日可以扫多处坟墓,不辞往复。

C.祭祀先人,须备肴核纸钱。

D.祭祀完毕,祭品要留给先人享用,扫墓的人不能食用。

2.古文我也懂。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予安能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祠:祭祀。②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③卮(zhT);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1]解释文言句子中加点的字。

遂?________???亡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揭示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完成练习。

张乖崖严惩污吏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①下有一钱,诘②之,云:“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③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杖④剑下阶斩其首,申⑤台府自劾⑥。崇阳人至今传之。

注释:①〔巾〕头巾。②〔诘〕盘问。③〔勃然〕气愤变色的样子。④〔仗〕拿着。⑤〔申〕详细说明。⑥〔劾〕揭发罪行。

[1]“一钱何足道”中的“何足道”的意思是(?)

A.值得一说?B.不值得一说?C.不值得一说吗?D.值不值得一说

[2]翻译文中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张乖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你对“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文阅读。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①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尝致②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③之群下,咸④莫能出其理⑤。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⑥可知。”太祖大悦,即施行⑦焉。

(注)①智:通“知”,知识。②致:送来。③访:询问。④咸:都。⑤理:办法,道理。⑥校:通“较”,比较。⑦施行:实施,按这个办法做。

[1]借助注释,先理解短文的意思,再根据提示填空。

[2]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吕氏春秋·察今》记载了《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返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故事和“曹冲称象”比较,就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两者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内容。

[2]“伯牙鼓琴”中“鼓”的意思是: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朗读节奏()

A.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

文档评论(0)

192****9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