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docVIP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昪,字正伦,徐州人也。世本微贱,父荣,遇唐末之乱,不知其所终。昪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

昪事徐温甚孝谨,温尝骂其诸子不如昪,诸子颇不能容,而知训尤甚,尝召昪饮酒,伏剑士欲害之,行酒吏刁彦能觉之,酒至昪,以手爪掐之,昪悟起走,乃免。后昪自润州入觐,知训与饮于山光寺,又欲害之,徐知谏以其谋告昪,昪起遁去。知训以剑授刁彦能,使追杀之,及于中途而还,绐以不及,由是得免。后昪贵,以彦能为抚州节度使。

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及昪秉政,欲收人心,乃宽刑法、推恩信,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

盛暑未尝张盖、操扇,左右进盖,必却之,曰:“士众尚多暴露,我何用此?”以故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昪。

武义元年,拜左仆射,参知政事。温行军司马徐玠数劝温以己子代昪,温遣子知询入广陵,谋代昪秉政。会温病卒,知询奔还金陵,玠反为昪谋,诬知询以罪,以知询为右统军。

昪照鉴见白须,顾其吏周宗叹曰:“功业已就,而吾老矣,奈何?”宗知其意,驰诣广陵见宋齐丘,谋禅代。齐丘以为未可,请斩宗以谢吴人,昪黜宗为池州刺史。

五年,昪封齐王。已而闽、越诸国皆遣使劝进,昪谓人望已归。天祚三年,建齐国,以宋齐丘、徐玠为左、右丞相。

徐氏诸子请昪复姓,昪谦抑不敢忘徐氏恩,下其议百官,百官皆请,然后复姓李氏,改名曰昪。

七年,昪卒,年五十六,谥曰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陵曰永陵。子景立。

(选自《新五代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其状貌?奇:认为……奇特

B.伏剑士欲害之?伏:倒下

C.绐以不及??及:赶得上,追得上

D.请斩宗以谢吴人??谢:谢罪

[2]下列“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杨氏诸子不能容

B.及于中途而还

C.而吴人颇已归昪

D.而吾老矣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

______________

(2)?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

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李昪为什么能够建立齐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文阅读。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解释带点的字。

其人弗能应也。?弗:___________?应:___________

誉之曰?誉:___________?曰:___________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应读出____的语气。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理解。

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

注释: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坚:坚硬。

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或:有人。

弗:不。

[1]解释下列句子划横线的字。

(1)吾矛之利(____)

(2)其人弗能应也(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楚人所说的:“______”和“_______”是自相矛盾的。(用原文中的话。)

[4]成语“自相矛盾”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弦”字右半部分“玄”读________,“弦”读________。

[2]用“____”画出锺子期听到伯牙琴声时的感受。

[3]假如伯牙弹琴时志在杨柳,锺子期会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锺子期死后,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

文档评论(0)

192****15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