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综合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2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A.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放在真空罩里手机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快和慢会使声音的音调不同
D.周围的击掌声会惊动鱼缸中的金鱼,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
2、关于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宇航员登陆月球,由于表面没有空气,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3、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
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
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4、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鼓面发声时,鼓面并不振动
B.声呐是利用次声波发现目标的.
C.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通过长管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说明水能传声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所示,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B.城市快速路方便快捷,如图是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使声在声源处减弱
C.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音调高
D.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会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检测仪进行监测,可以预报灾害,减少损失
6、对远处的人说话时,为使对方听清楚,人们常会用手捂住嘴巴,如图。此现象主要说明()
A.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
B.声音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C.声音能在不同介质中传播
D.声音的音调由频率来决定
7、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
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8、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B.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从电话听筒中,能听出对方是谁,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10、琵琶演员在演奏前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
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队夺得金牌,中国国歌响彻会场。国歌声是由扬声器纸盆___________产生的。射击过程中,运动员佩戴耳塞是从________减弱噪声。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___________中传播最慢(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如图所示是今年元宵晚会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茉莉花》的情景,她听到的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人们只听琴声就能根据___________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
3、(1)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则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古筝、钢琴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______不同;(选填“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难点详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docx
- 难点详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定向测试试题(详解).docx
- 难点详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同步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详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含解析).docx
- 难点详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专项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难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电功率》综合练习试题.docx
- 难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电功率》章节练习试题(含详解).docx
- 难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电功率》定向测试试卷(解析版).docx
- 难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电功率》同步练习试题(含详解).docx
- 难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电功率》专题练习练习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