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VIP

南雄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雄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míngróngbùkěsīyì

(2)yíngwéibàoyuànyìch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精巧绝伦惟妙惟肖

B.郑重其事鬼鬼祟祟

C.雪中送炭气宇轩昂

D.咄咄逼人按步就班

3.填空题。(10分)

(1)《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______则殆。”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2)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3)《背影》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描写父亲的______来表现深沉的父爱。

(4)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给“我”买到了期盼已久的______。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终于明白了,这就是他日夜思念的故乡。

B.老师问:“你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

C.花园里,有红的、绿的、黄的鲜花。

D.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去玩吧!

5.简要概括《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主要特点。(3分)

6.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

(1)“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总是不耻下问。”(不耻下问)

(2)“这个成语故事告诫我们要明辨是非,不要人云亦云。”(人云亦云)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共15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缘溪行

(2)仿佛若有光

(3)俨然而然

(4)咸来问讯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复前行,欲穷其林。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请简要概括。(3分)

10.文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表现了人们对什么的向往?(4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3题。(共15分)

材料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材料二:

某中学八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背影》时,采用了以下教学设计: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找出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3)深入探究,讨论:为什么作者在多年后依然记得父亲的背影?

(4)拓展延伸,写作:以“父爱”为话题,写一篇短文。

11.根据材料一,简述阅读教学的目标。(4分)

12.材料二中,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4分)

13.你认为材料二中的教学设计有哪些优点?(7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共10分)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15.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6分)

三、写作(共50分)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简要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1)名胜古迹不可思义(2)英伟不怨意出

2.B

3.(1)思而不学(2)遥看瀑布挂前川(3)朱自清背影(4)《山海经》

4.C

5.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环境优美、生活安宁、民风淳朴的地方。

6.(1)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2)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

二、阅读理解

(一)7.(1)沿着(2)好像(3)整齐的样子(4)都

8.(1)顺着溪流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2)这里

文档评论(0)

Yan06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