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VIP

任丘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丘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祈祷(qí)狡辩(jiǎo)奔腾(téng)

B.憔悴(qiáo)脉搏(mò)哽咽(yè)

C.骚动(sāo)脊梁(jǐ)气概(gài)

D.禁锢(gù)纳罕(nà)嗡嗡(wē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油光可鉴气冲斗牛张灯结彩

B.相貌堂堂锲而不舍针锋相对

C.按步就班再接再励不可告人

D.饱经风霜心安理得雪中送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B.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C.我们要尽一切力量来支援灾区人民的重建工作。

D.是否认真复习,将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的好坏。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

B.《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

C.《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选自他的散文集《我与地坛》。

D.古代文化中,与“子”对应的称谓是“父”,如孔子、孟子。

5.默写(10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间的。(龚自珍《己亥杂诗》)

(5)请写出一句与“诚信”相关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8分)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诗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5分)

《论语》选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时:__________)

(2)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朋:_____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愠: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这段话主要阐述了怎样的人生理想?(3分)

11.你认为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学而时习之”?(3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2-15题。(17分)

那盏灯

每当我走进教室,总能看见讲台上方那盏灯。它已经陪伴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默默地照亮着我们求知的道路。

那盏灯是盏普通的白炽灯,灯泡有些发黄,但依然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它不像教室外面的霓虹灯那样耀眼,也不像夜晚的月亮那样清冷,它只是静静地挂在讲台上,用自己的光芒温暖着我们。

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打瞌睡,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轻轻走到我身边,为我披上外套,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累了就到后面去休息一会儿。”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也感受到了那盏灯的温暖。

那盏灯不仅照亮了我们的学习之路,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它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默默地守护着我们,陪伴我们成长。每当我看到它,就会想起老师的教诲,想起同学之间的友谊,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

如今,我即将离开这个教室,离开那盏灯。但我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盏灯都会永远照亮我的道路,陪伴我前行。

12.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4分)

13.文中多次写到“那盏灯”,它有什么作用?(4分)

14.“每当我看到它,就会想起老师的教诲,想起同学之间的友谊,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5.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那盏灯”?请结合自身经历简要谈谈。(5分)

三、写作(共30分)

16.题目:那一次,我明白了__________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

1.B

2.D

3.B

4.A

5.

(1)天涯若比邻

(2)谁家玉笛暗飞声

(3)危楼高百尺

(4)我劝天公重抖擞

(5)示例:言必信,行必果;人无信不立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8分)

6.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7.运用动作描写,“举头”和“低头

文档评论(0)

zyz86965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