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八拜中国传统礼仪(6篇)
八拜中国传统礼仪(精选6篇)
八拜中国传统礼仪篇1
八拜之交(bābàizhījiāo)
解释: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指结拜的兄弟,姐妹为八拜之交。
出处:《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用法:偏正式;作定语;指结义为兄弟姐妹
示例:今日在圣贤炉前成了~,有福同享,有马同骑。(《歧路灯》卷二十)元:王实莆《西厢记》:“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近义词:金兰之好、八拜为交
反义词:一日之雅
典故
在中国宋代,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故事: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成语“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后来,人们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
哪八拜之交(点击查看)
1)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2)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3)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4)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5)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6)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7)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8)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八拜中国传统礼仪篇2
本是古代人对父辈亲友所行的礼节。此词始见于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据说李稷去谒见文彦博,因为李稷的父亲李绚是文彦博的门客,所以文彦博“著道服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如数拜之。”正因为世交子弟对相互间的长辈须行八拜之礼,故而,相互之间称八拜之交。
后世异姓之间结拜为兄弟、姊妹,也称为八拜之交。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明代许自昌《水浒记·召衅》:“记得去年有个戴宗,曾到郓城来,与我为八拜之交。”汤显祖《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清代李渔《意中缘·借兵》:“与小弟有八拜之交。”八拜之交,也简称八拜交。例如元代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他有个八拜交的姐姐是赵盼儿。”
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贤弟!我与你是同乡人,又是从小里八拜交的兄弟。”异姓结为兄弟时,相互间有时只须四拜。如《水浒全传》二十九回:施恩欲借重武松报仇,向武松“说道:‘义士如此英雄,谁不钦敬。愚男原在快活林中做些买卖,非为贪财好科,实是壮观孟州,增添豪侠气象;不期今被蒋门神倚势豪强,公然夺了这个去处。非义士英雄,不能报仇雪恨。义士不弃愚男,满饮此杯,受愚男四拜,拜为长兄,以表恭敬之心。’武松答道:‘小人有何才学,如何敢受小管营之礼?枉自折了武松的草料!当下饮过酒,施恩纳头便拜了四拜。武松连忙答礼,结为兄弟。”
八拜中国传统礼仪篇3
中国是一个富于礼仪传统的国度,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国人也往往以此为荣。然而,当我们认真审视中国历史的礼仪传统的时候,却难免在为礼仪之邦感到骄傲的时候,同时感到背上了一种沉重的历史负担。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一方面,它给我们留下了尊老爱幼、讲究信义、礼貌待人、礼尚往来、礼义廉耻等优良的礼仪传统,这是必须予以继承和发扬的;但在另一方面,它也留下了大量的违背人类文明的礼仪垃圾,这是必须予以彻底清算的。
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糟粕即礼仪垃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繁琐劳民。
中国古代的传统礼仪是繁琐的礼仪。中国几千年历史积累沿袭下来的“礼仪”,确实蔚为大观。仅儒家所传“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即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不可不谓之丰富多彩。但是,这其中就包含着大量繁琐虚伪、劳民伤财等非文明、非理性的东西。从生老病死到迎来送往,从言谈举止到饮食起居,生日忌日节庆日、升学升迁乔迁、冠礼婚礼聘礼贺礼、拜见朝见觐见礼、祭天祭地祭鬼神,繁琐的礼仪形式和礼品花费贯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耗费了人们许多原可节省的时间、精力和物力。这一点儒家经典《礼记?经解》早就明确指出:“《礼》之失烦。”可惜它从未得到人们的真正重视,所以,繁琐的礼仪便一直在“烦”人。社会生活中不能没有礼仪,但礼仪又不能太多太滥。不难看出,当一种礼仪变得繁琐烦人、劳民伤财或变成徒有虚名、徒具形式的作秀场时,它具有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
二是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过程中应急设备配置与管理方案.docx
- 合规-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实务讲座(80页).pptx VIP
- 无人机智能巡航路面病害检测方法、无人机和检测系统.pdf VIP
- 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图集_可搜索.pdf VIP
- 智慧工地系统介绍PPT(共友).pptx VIP
- 生鲜商品配置(按月份).xls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3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JB-QGL-TX3016AJB-QTL-TX3016A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安装使用说明书(Ver.1.3,2016.11 )》.pdf VIP
- 大连高金18T操作说明书.pdf
- 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