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粪肥利用技术指南.docxVIP

农村粪肥利用技术指南.docx

此文档为 AI 生成,请仔细甄别后使用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粪肥利用技术指南

一、引言

农村粪肥是重要的有机肥料来源,合理利用粪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指南旨在介绍农村粪肥的收集、处理、施用等技术要点,帮助农户科学、高效地利用粪肥资源。

二、粪肥收集与运输

(一)收集设施建设

1.猪舍、鸡舍等养殖场应配备粪污收集系统,包括漏粪板、粪沟、集污池等设施。

2.建议采用水力冲刷或机械刮粪方式,确保粪污集中收集。

3.集污池容积应根据养殖规模设计,一般按每头猪每日产生粪污量0.1-0.2立方米计算。

(二)运输方法

1.粪污可使用抽粪车、粪勺等工具转运至处理设施。

2.远距离运输时,可加入适量石灰(5-10%)进行初步消毒。

3.避免粪污在运输过程中泄漏,减少环境污染。

三、粪肥处理技术

(一)堆肥处理

1.选址与场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远离水源的区域,面积按粪污量每100立方米预留20-30平方米。

2.发酵原料配比:粪污与秸秆(如麦秸、玉米秆)按2:1-3:1混合,可适量添加氮源(如尿素5-10%)。

3.堆制步骤

(1)搅拌腐熟:将粪污、秸秆等分层铺设,每层厚度30-50厘米,翻堆3-5次,确保均匀发酵。

(2)温度控制:发酵过程中温度应维持在50-70℃,持续5-7天。

(3)成品判断:待肥料呈深褐色、无臭味时即可使用。

(二)沼气工程处理

1.系统组成:包括发酵池、沼气池、净化设备等。

2.操作要点

(1)发酵原料预处理:粪污与水按1:3-1:5比例混合,调整pH值6-7。

(2)沼气利用: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照明、取暖或发电。

(3)沼渣沼液:发酵结束后,上清液可作为液体肥料,残渣可作固体肥料。

(三)其他处理方式

1.快速发酵床:适用于零星养殖户,粪污与垫料(如锯末、秸秆)混合,通过微生物快速分解。

2.干湿分离:利用筛分设备将粪污中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固体作堆肥,液体经消毒后灌溉。

四、粪肥施用技术

(一)施用方法

1.条施/穴施:适用于大田作物,按行距或株距挖沟或穴,每平方米施用堆肥1-2公斤。

2.撒施后翻耕:将粪肥均匀撒在地表,深耕10-15厘米混入土壤。

3.水肥一体化:将沼液或处理后的粪水通过滴灌系统直接灌溉。

(二)施用时期

1.水稻:插秧前7-10天施底肥,分蘖期追肥。

2.瓜果蔬菜:定植时施基肥,生长期每隔20-30天追肥一次。

3.经济作物:根据土壤肥力调整施用量,避免过量导致烧苗。

(三)注意事项

1.粪肥必须充分腐熟,避免生粪直接入田。

2.结合土壤检测调整施用量,一般每亩年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

3.施用后及时覆土,减少养分挥发。

五、经济效益与环保意义

(一)经济效益

1.降低化肥成本:每亩可减少化肥使用量30%-50%,节省开支200-300元/亩。

2.提高农产品品质: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加作物产量10%-15%。

(二)环保意义

1.减少化肥残留: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风险。

2.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总结

农村粪肥的科学利用需要结合收集、处理、施用等环节,通过堆肥、沼气等技术转化粪污为优质肥料。农户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三、粪肥处理技术(续)

(一)堆肥处理(续)

1.选址与场地(续)

(1)排水设计:场地应设置1%-2%的坡度,四周开挖排水沟(深30-50厘米,宽40-60厘米),防止渗滤液外溢。

(2)防雨设施:顶部覆盖塑料布或草帘,避免雨水冲刷导致发酵中断。

(3)气味控制:配备喷淋系统或生物滤池,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挥发。

2.发酵原料配比(续)

(1)碳氮比调节:理想配比为25:1-35:1,过低易酸化,过高发酵缓慢。可通过添加秸秆、稻壳调整。

(2)微量元素补充:可加入1%-2%的过磷酸钙促进磷素释放,或0.1%-0.5%的微生物发酵剂(如EM菌、乳酸菌)。

(3)水分控制:发酵物料含水率以60%-70%为宜(手握成团、落地即散)。

3.堆制步骤(续)

(1)分层铺设:底层设排水层(碎石或鹅卵石),然后铺设粪污(厚度30-40厘米),每层喷洒消毒液(如百菌清稀释液)。

(2)翻堆操作:使用翻抛机或铁锹,每3-5天翻堆一次,确保内外温度均匀。翻堆时检查湿度,干旱时补水,过湿时撒入干料。

(3)温度监测:使用温度计插入堆心10-15厘米处,高温期(55-65℃)可覆盖保温,低温时增加覆盖物。

(4)腐熟判断:发酵完成后,肥料呈黑褐色、无臭味,蚯蚓等有益生物活动频繁,即可使用。

(二)沼气工程处理(续)

1.系统组成(续)

(1)发酵池类型:

-常温发酵池:造价低,适用于小型养殖场,发酵周期60-90天。

-中温发酵池:温度35-

文档评论(0)

平凡肃穆的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自己,保持一份积极乐观的心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