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方言考试题及答案.docVIP

经典方言考试题及答案.doc

此文档为 AI 生成,请仔细甄别后使用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典方言考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俺”是哪里的常用方言词汇?

A.东北B.山东C.四川

2.“晓得”在哪个地区方言中常用?

A.广东B.湖南C.重庆

3.“脑壳”指的是?

A.脑袋B.胳膊C.腿

4.“得闲”意思是?

A.很忙B.有空C.很累

5.“恁”在某些方言里意思近似?

A.我B.你C.他

6.“耍”在四川方言里常表示?

A.工作B.玩耍C.学习

7.“嘎哈”是哪里方言常用语?

A.陕西B.天津C.东北

8.“靓仔”是哪里的方言称呼?

A.福建B.广东C.浙江

9.“莫慌”意思是?

A.别着急B.快一点C.不清楚

10.“扯皮”在方言中常指?

A.聊天B.争吵C.帮忙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东北方言词汇的有()

A.唠嗑B.忽悠C.埋汰

2.四川方言里描述状态的词有()

A.巴适B.安逸C.撇脱

3.粤语中常用的词汇有()

A.唔该B.点解C.食饭

4.吴方言中特色词汇有()

A.阿拉B.晓得C.白相

5.陕西方言里有的词汇是()

A.咥B.撩咋咧C.克里马擦

6.以下表示“说”的方言词汇有()

A.港(粤语)B.谝(陕西方言)C.讲(普遍)

7.形容人厉害的方言词汇有()

A.牛掰(北方方言)B.结棍(吴方言)C.冇得问题(粤语)

8.表示“什么”的方言词汇有()

A.啥(北方方言)B.么子(湖南方言)C.乜(粤语)

9.以下属于江淮官话方言词汇的有()

A.乖乖隆地咚B.没得C.韶韶

10.山东方言里有特色的词汇有()

A.俺B.揍啥C.夜儿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忒”在陕西话里常表示程度深。()

2.“搞么子”是广东方言。()

3.“得”在河南方言里常作为语气助词。()

4.“嗲”在吴方言里形容人撒娇。()

5.“啥子”是四川方言表示“什么”。()

6.“恁个”在重庆方言里是“这样”的意思。()

7.“波鞋”是香港粤语对运动鞋的称呼。()

8.“拉呱”是山东方言表示聊天。()

9.“戳锅漏”在四川方言里指闯祸精。()

10.“一甲”在闽南语里表示一会儿。()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请举例两个重庆方言中形容人性格的词汇并解释。

答:“宝器”,形容人有点傻气、憨态可掬;“毛躁”,指人做事不踏实、急躁。

2.粤语中“唔该”有哪些常见用法?

答:用于请求别人帮忙时,如“唔该帮我拿下东西”;表示感谢,类似“谢谢”。

3.陕西方言“嘹咋咧”一般在什么情境下使用?

答:当遇到令人开心、满意、享受的事情时使用,比如吃到美味食物、看到美景等场景。

4.东北方言“忽悠”的含义是什么?

答:主要意思是用虚假的言语或手段欺骗、误导他人,让对方信以为真。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方言在传承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答:普通话普及,使用方言机会减少;年轻人对方言重视和学习意愿不足;外来文化冲击,一些方言词汇和用法逐渐消失。

2.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方言?

答:学校可开设方言兴趣课程;媒体制作方言节目、作品;家庭中长辈多与晚辈用方言交流;开展方言文化活动。

3.方言对地域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当地历史、民俗等信息,能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独特文化风貌。

4.随着社会发展,方言是否会逐渐消失?

答:虽普通话普及等因素对方言有冲击,但方言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在家庭、地域文化等场景仍会存在,不会轻易消失,不过一些小众方言可能面临濒危。

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2.C3.A4.B5.B6.B7.C8.B9.A10.B

多项选择题

1.ABC2.ABC3.ABC4.ABC5.ABC6.ABC7.AB8.ABC9.ABC10.ABC

判断题

1.√2.×3.√4.×5.√6.√7.√8.√9.√10.√

文档评论(0)

状元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收集各类优质考试题 欢迎观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