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河北专用)
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为海城仙人洞遗址出土的穿孔项链,现陈列于辽宁省博物馆中。此文物的发现,可以直接证明当时居民()
A.具备了较高的审美水平 B.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C.主要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D.已经形成了等级的观念
2.当原始农业种植发明之后,人类即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种植农作物,不断地增殖农产品以获得生活来源,使生活来源有了可靠保证,从而解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这表明原始农业的发展()
A.促进了原始手工业与家畜饲养的发展B.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C.仰赖大自然的恩赐并受大自然的制约D.促进人口增长并使人类开始定居生活
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了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四川盆地的三星堆文化等文明各具特色;广东磨刀山遗址将本地人类活动史从13万年前推至60—80万年前。材料共同印证了中华文明()
A.绚丽多姿,独一无二 B.多元一体,绵延不断
C.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底蕴深厚,历久弥新
4.《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大禹吸取父亲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这体现出大禹治水是()
A.公而忘私 B.勇于创新 C.严于律己 D.宽以待人
5.如图为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所铸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其中,“宅兹中国”的记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当时的政治局面是()
A.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B.分封诸侯扩大统治范围
C.诸侯竞相称霸D.兼并战争加速国家统一
6.下列图片反映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末代君王残暴昏庸 B.少数民族侵扰
C.早期国家刑罚残酷 D.自然灾害频发
7.如图反映了春秋时期主要国家的国君非正常死亡率与该国贵族势力强度的关系,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分封制强化了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B.铁器牛耕的出现逐步瓦解了旧制度
C.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进思想解放D.社会变革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8.变法前,秦国和魏国第二次河西之战中50万秦军被5万魏武卒所败。商鞅变法后,秦魏第四次河西之战,秦国打败了闻名于世的魏武卒,被天下惊呼为“锐士”。这种变化说明商鞅变法起到的作用是()
A.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B.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助推秦朝实现思想统一 D.推动了秦朝经济发展
9.小李同学收集了两位春秋时期思想家的重要语录。他们探讨的主题是()
A.国家治理 B.民主政治 C.思想文化 D.社会经济
10.“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和使命。下列思想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内涵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道法自然,相互转化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民贵君轻,以民为本
11.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先民就开始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先民”从事天文观察和历法编制的原因是()
A.了解季节变换 B.铸造青铜器具
C.指导农业生产 D.传承民俗文化
12.如图是甲骨文“家”的演变过程,“一”代表房屋,“豕”代表猪,表示屋里养着一头大腹便便的猪,对古人来说,圈养的生猪能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由此可推断()
A.文字的诞生与农业文明关系密切B.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C.早期文明源于畜牧业的发展D.当时的文字尚未形成体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3题12分,14题12分,15题12分,共36分)
13.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具说进步】
【食物话变迁】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请回答:
(1)请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两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4分)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卷(参考答案)(河北专用).docx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七上第一单元】(河北专用).docx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河北专用).docx
- 七年级地理第一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
- 七年级地理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章地球】.docx
- 七年级地理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docx
-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卷(参考答案)(河北专用).docx
-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河北专用).docx
- 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卷(参考答案)(河北专用).docx
- 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河北专用).docx
- 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卷【测试范围:冀少版2024第一单元第一章】(考试版).docx
-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卷 【测试范围:冀教版2024七上第1章】(考试版).docx
-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卷(参考答案)(冀教版2024).docx
-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
-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A4).docx
-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卷(全析全解).docx
- 七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卷(参考答案)(河北专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