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呐喊》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鲁迅小说集《呐喊》首次结集出版的时间是:
A.1918年5月B.1921年12月C.1923年8月D.1925年3月
答案:C
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呐喊》收录的是:
A.《兔和猫》B.《伤逝》C.《鸭的喜剧》D.《社戏》
答案:B(《伤逝》收录于《彷徨》)
3.《狂人日记》中,“狂人”发现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里的“历史”主要指向:
A.中国古代野史B.封建礼教文化C.近代战争记录D.家族族谱
答案:B
4.《孔乙己》中,孔乙己被打断腿后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酒客嘲笑他“又偷了东西”,他的辩解是:
A.“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B.“我以前比你们阔多啦!”
C.“这是冤枉的,是他们自己没看好东西!”
D.“你们等着,我总有一天会发达的!”
答案:A
5.《药》中,华老栓买“人血馒头”时,刽子手提灯的“灯笼罩”被描述为“淡绿的”,这一细节的主要作用是:
A.渲染恐怖氛围B.暗示革命者的热血C.突出黎明前的黑暗D.反映华老栓的贫困
答案:C(“淡绿”的灯笼罩与黎明前的天色呼应,暗示环境的压抑与希望的微弱)
6.《故乡》中,“我”回忆的童年伙伴闰土,成年后对“我”的称呼是:
A.“兄弟”B.“老爷”C.“先生”D.“恩人”
答案:B
7.《阿Q正传》中,阿Q被抓后画押时,因“羞愧自己画得不圆”,这一细节最能体现其:
A.愚昧麻木的国民性B.对形式主义的重视C.自尊心未完全丧失D.对法律的无知
答案:A
8.《风波》中,引发“辫子风波”的直接事件是:
A.皇帝复辟的传闻B.七斤被剪辫子C.赵七爷穿起竹布长衫D.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
答案:A(张勋复辟传闻导致村民恐慌)
9.《白光》中,陈士成多次落第后,因“白光”指引而疯狂寻宝,最终:
A.投水自尽B.中举发疯C.离家出走D.被人杀害
答案:A
10.《社戏》中,“我”多年后回忆起的“最好的戏”和“最好的豆”,本质上是对:
A.童年纯真生活的怀念B.乡村戏曲艺术的赞美C.劳动人民品质的肯定D.城市生活的批判
答案:A(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突出童年纯粹情感的珍贵)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______小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
答案:白话
2.《孔乙己》中,孔乙己教“我”写“茴”字的四种写法,这一情节揭示了其______的性格特征。
答案:迂腐(或“受封建教育毒害”)
3.《药》中,夏瑜在狱中劝红眼睛阿义“可怜可怜”,阿义却打了他两个嘴巴,还骂他“______”。
答案:疯了
4.《明天》中,单四嫂子的儿子______死后,周围人无人真正关心她,反而议论“怎么还不赊棺材”。
答案:宝儿
5.《一件小事》中,“我”因人力车夫______的行为而感到“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进而反思自己的自私。
答案:主动搀扶被撞倒的老妇人
6.《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回忆辛亥革命后“辫子问题”反复,发出“______”的感慨,批判革命的不彻底。
答案:双十节的来源,别人都忘却了
7.《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典型表现之一是被人打后自我安慰“______”。
答案:儿子打老子(或“总算被儿子打了”)
8.《端午节》中,方玄绰作为“差不多”论者,表面上反对______,实际上却因薪水拖欠而焦虑。
答案:索薪(或“工人罢工”)
9.《兔和猫》中,三太太养的小白兔被______吃掉,作品通过小动物的悲剧暗喻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
答案:大黑猫(或“猫”)
10.《社戏》中,“我”和小伙伴们偷罗汉豆时,六一公公得知后不仅不责怪,反而送豆给“我”,体现了______的美好品质。
答案:淳朴善良(或“宽厚热情”)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分析《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双重性。
答:“狂人”是现实与象征的结合体。作为现实中的患者,他因迫害妄想而恐惧,认为“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路上的人都交头接耳”,表现出精神异常的症状;作为象征的觉醒者,他通过“仁义道德”的字缝看出“吃人”二字,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并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代表了反封建的启蒙精神。这种双重性使“狂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