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为寒露,通常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
寒露还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的节气。
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如约而至,标志着深秋的到来,气温持续下降,昼夜温差增大,自然界中的阳气渐收,阴气渐盛,养生方面应注意这些要点。;深秋是呼吸系统疾病和胃肠疾病的发病高峰,为预防这些疾病,首先要注意添衣保暖。
大家不妨学一个秋冬季节的穿衣口诀:内贴中松外收口——内衣贴身,中层宽松,外套防风。内衣最好柔软贴身,有助于增加保温性;中层的衣服吸湿性要强,不要过紧,保持干燥;外套一定要防风,最好在领口、袖口、腰部、脚踝处有收口的设计,可以防止冷空气趁虚而入。
另外,深秋因天气逐渐变冷,大家应尤其做好下肢保暖。俗话说“脚冷冷全身”,脚部受冻,身体抵抗力就会下降。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所经之处,若脚部受寒,寒邪循经侵入人体,会影响其脾胃、肝胆、肾及膀胱等脏腑功能。因此,在寒露节气外出时,要穿着保暖的鞋袜和衣裤,避免足部受寒。;寒露时节正当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当燥邪之气侵袭人体时,以耗伤津液为主,津液既耗,则必见一派燥象,容易出现诸如舌燥咽干、咳嗽少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等秋燥症状。
此时宜多食滋阴润燥、养阴润肺之品,如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此外,还应少食油腻厚味及辛辣之物,如辣椒、花椒、桂皮、酒等。因为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养生还要注意“防肺燥,护阴津”,饮水以温热为佳。;寒露节气后,运动方面也要有所调整,可以选择慢跑、登山、散步等形式,但运动时间不宜太早,这是因为晨起气温太低,身体素质较弱者容易感受寒邪。;寒露节气——养生;寒露节气——养生;;常言说“春捂秋冻”
但“秋冻”并不等于盲目挨冻医生介绍“秋冻”是指在秋季气温刚开始下??时不要过早、过多增加衣物让人体更能适应季节变化提高免疫力;头颈部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感冒、咳嗽、头痛等不适。建议戴帽子、系围巾,有效保暖头部和颈部。模仿“乌龟伸脖”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可有效缓解疲乏,改善颈椎功能。;减辛:辛味入肺,酸味入肝。秋天要少吃辛辣刺激、煎炸熏烤类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酒等。
增酸: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果蔬,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既能护肺,又可增强肝脏功能。润肺:秋季养肺是关键,建议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防燥:除了饮食滋润防燥,居住环境防燥也很重要,不妨在室内放个加湿器,预防秋燥伤人,缓解咽干、鼻干、皮肤干等不适。;“五要”——5件养生事要常做;4.寒露时节要这样养每天坚持这2个动作;;寒露时节出行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热水泡个脚。
热水泡脚既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使人精力充沛。;我们手上有一个取暖开关——劳宫穴,秋冬季按摩可以保暖。
劳宫穴在我们的手掌心里,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就是该穴。
劳宫穴五行属火,可以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做逆时针的按摩,每穴按10分钟左右,
每天2~3次,能够起到暖手助热、宁神养心、促进睡眠的作用。;随着深秋寒气加重,不少人为了减少起夜的次数,甚至养生了憋尿入睡的坏习惯,这是非常不健康的。
高血压患者憋尿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严重者会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即使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憋尿也对身体有伤害,甚至还会引发尿路感染、膀胱损伤、前列腺炎等多种疾病。
如果不习惯半夜起床到卫生间小便,不妨在卧室放个“夜壶”,及时排尿保护健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