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章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特性新;优选第二章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特性新;第3页,共85页。;第4页,共85页。;第5页,共85页。;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
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
机能:支持、连接、营养、保护、防御和修复等多种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根据其细胞成分和纤维多少的不同,结缔组织可分为:
疏松结缔组织:细胞种类较多,纤维较少,排列稀疏。疏松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位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以至细胞之间,起连接、支持、营养、防御、保护和修复等功能。
致密结缔组织:细胞少,纤维多;
细胞成分少、纤维多(多为胶原纤维)
胶原纤维的排列整齐与否分为: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真皮)和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腱)
脂肪组织:含大量的脂肪细胞;;第8页,共85页。;第9页,共85页。;网状结缔组织:合网状细胞网状纤维;
软骨组织:含有软骨细胞和丰富的纤维。
透明软骨
(肋软骨、鼻喉气管软骨无纤维)
弹性软骨
(不透明、有弹性耳廓会厌软骨大量弹性纤维)
纤维软骨
(椎间盘、韧带和骨相接处胶原纤维)
血液:含血细胞、纤维蛋白原。;骨组织:①骨组织由骨细胞、纤维、基质构成
骨细胞位于骨陷窝内,突起骨小管相连。胶原纤维,
纤维与基质构成骨板。
②长骨的构造:
骨密质:外环骨板,内环骨板(骨髓腔面),
哈弗氏系统(骨密质主要部分、由同心圆骨板形成)
间骨板,
骨松质:骨髓腔处由骨小梁连接而成,骨小梁间充
满骨髓及血管)。;第12页,共85页。;第一章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特性;第一节神经肌肉的兴奋和兴奋性;一、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3、引起兴奋的主要条件
一定的刺激强度
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度
阈刺激——达到阈强度的有效刺激
阈上刺激——高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低于阈强度的刺激;4、阈下总和——2个阈下刺激单独作用时均不能引起兴奋,但当二者同时或相继作用时,则可引起一次兴奋,称之为阈下总和,前者为空间总和,后者为时间总和。
5、电紧张——直流电通电过程中及断??后的短时间内组织的兴奋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为电紧张。通电过程中阴极部位的组织兴奋性增高为阴极电紧张,而阳极部位的组织兴奋性降低为阳极电紧张。;生物电现象:细胞在静息或活动状态下所伴随的
各种电现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等)总称为生
物电现象。;
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的K+平衡电位。
静息电位的特点
①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②不同类型的细胞,其静息电位大小有区别。;第20页,共85页。;第21页,共85页。;微电极;高K+;1.动作电位:各种可兴奋细胞在具有一定RP的基础之上受到有效刺激时,在细胞膜两侧所产生的快速、有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第25页,共85页。;胞内记录得到的膜电位;高K+;高K+;高K+;;胞内记录得到的膜电位;第32页,共85页。;动作电位的特点
具有“全或无”特征。
在同一细胞上能作无衰减式传导。
;3、组织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绝对不应期——组织兴奋后,在去极之后到复极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对任何强度的刺激均不产生反应.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之后,随着复极化的继续,组织的兴奋性有所恢复,只对阈上刺激产生兴奋.;超常期——相对不应期之后,兴奋恢复高于原有水平,用阈下刺激就可引起兴奋.
低常期——超常期之后,组织进入兴奋性较低时期,只有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兴奋;第36页,共85页。;第37页,共85页。;第二节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二、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第40页,共85页。;2)局部电流;第42页,共85页。;3)阈电位与动作电位
阈电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阈刺激:使膜电位达到阈电位的临界刺激强度
在开始钠通道打开有限,到阈刺激通道通透性突
然增加,爆发动作电位。
;第44页,共85页。;第45页,共85页。;冲动传导的局部电流与两种
纤维的传导特点
;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速度快;2、神经冲动的传导;非递减性
传导中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在神经纤维上不变
绝缘性
在神经干内的许多纤维各自传导自己的冲动而不
波及邻近的纤维。
相对不疲劳性
与肌肉组织相比。
;三、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第四节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一)突触
1.突触的结构:
⑴结构:
①突触前膜:递质
②突触间隙:水解酶
③突触后膜:受体
⑵分类:
轴-胞、轴-树、轴-轴、树-树突触(电传递)。
兴奋性、抑制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
;第53页,共85页。;神经元胞体及表面的突触小体
扫描电镜像;2、突触的传递过程与原理;第56页,共85页。;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去极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