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docxVIP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版)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

【题干1】李商隐《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丝”谐音双关指代什么?

【选项】A.丝绸之路B.情丝C.丝绸D.生命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丝”谐音“思”,双关表达相思之情。A选项“丝绸之路”是地理概念,C选项“丝绸”与诗意无关,D选项“生命”未体现双关含义。

【题干2】苏轼《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的“蜉蝣”象征短暂易逝的什么?

【选项】A.时间B.空间C.生命D.自然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蜉蝣”指朝生暮死的昆虫,象征人生短暂。A选项“时间”未直接对应意象,B选项“空间”与“天地”重复,D选项“自然”未点明主题关联。

【题干3】《诗经·关雎》开篇“关关雎鸠”的叠字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选项】A.增强韵律B.模仿鸟鸣C.突出主题D.描绘景色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叠字“关关”模仿雎鸠和鸣声,增强画面感。A选项“韵律”是整体效果,非直接作用;C、D选项未紧扣修辞本体。

【题干4】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的“溅”字体现了什么艺术手法?

【选项】A.比兴B.比喻C.拟人D.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花溅泪”赋予花以流泪拟人化特征,抒发战乱之痛。A选项“比兴”未直接体现;B选项“比喻”需本体与喻体明确;D选项为整体手法,非单字作用。

【题干5】《聊斋志异》中“画皮”故事通过什么手法批判社会现象?

【选项】A.鬼怪传说B.寓言讽刺C.神话改编D.谐音双关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借鬼怪故事影射人性贪婪,揭露世态炎凉。A选项“鬼怪传说”仅为载体,B选项“寓言讽刺”点明批判意图;C、D选项与故事内核无关。

【题干6】《文心雕龙》主张“文变染乎世情”体现了什么文学观念?

【选项】A.文学独立B.文道合一C.诗言志D.短诗盛行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强调文学受时代思想影响,主张文与道统一。A选项“文学独立”与“染乎世情”矛盾;C、D选项属具体创作主张,非根本观念。

【题干7】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叠字连用效果是?

【选项】A.增强音韵B.强化情感C.描绘场景D.创新句式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四字叠用连用,层层递进渲染孤寂凄凉。A选项“音韵”为形式效果,B选项“情感”为深层目的;C、D选项未触及核心作用。

【题干8】《牡丹亭》中杜丽娘“情不知所起”的哲学依据是?

【选项】A.道家自然B.儒家礼教C.阴阳五行D.心学理论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汤显祖主张“情”超越礼教,与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相通。A选项“道家自然”与“情”无直接关联;B、C选项属传统束缚,D选项点明理论来源。

【题干9】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的意象组合体现什么美学风格?

【选项】A.雅俗共赏B.清新自然C.隐逸避世D.意象混搭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明月、松、泉等意象构成空灵静谧的自然图景,体现禅意美学。A选项“雅俗共赏”未突出特质;C、D选项偏离意境本质。

【题干10】《全唐诗》收录诗歌数量远超《诗经》,反映唐代什么文学现象?

【选项】A.诗体革新B.诗歌普及C.文学自觉D.古文运动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近体诗成熟使诗歌创作门槛降低,文人、市民广泛参与。A选项“诗体革新”属技术层面;C、D选项为宋以后趋势。

【题干11】白居易《长恨歌》中“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宛转”修饰对象是什么?

【选项】A.杨贵妃B.安禄山C.宫廷乐舞D.玄宗形象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宛转”原指舞蹈姿态,借代杨贵妃受刑场景。A选项“杨贵妃”为动作主体,C选项“宫廷乐舞”为修饰对象。

【题干12】《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批评了什么文风?

【选项】A.随意抒发B.辩证思维C.华丽辞藻D.现实关怀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陆机批评齐梁浮艳诗风堆砌辞藻。A选项“随意抒发”未点明问题;B、D选项属积极评价。

【题干13】柳宗元《永州八记》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描写顺序是?

【选项】A.由近及远B.由上及下C.由整体到局部D.由静到动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先写“青树”再写“翠蔓”

文档评论(0)

185****2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031235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