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李生斌版《刑事科学技术》(第4版)第八章知识点笔
记
核心范围:车辆痕迹的形成原理、特征体系、发现提取技术、检验鉴定方法及侦查应用
一、车辆痕迹的基础概念与形成机制
(一)核心定义【基础必背】
车辆痕迹是指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在机械力作用下,与地面、物体或其他车辆接触后留下的
形态变化痕迹及附属物,包括轮胎花纹痕迹、车体碰撞痕迹、刹车拖痕等,是涉车案件(如交
通肇事、盗窃车辆、利用车辆作案等)中的关键物证。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痕迹特征推断车辆
类型、行驶状态及特定车辆的同一认定。
(二)车辆痕迹的形成条件【理解性记忆】
需满足三要素,共同决定痕迹的形态与保留程度:“”
1.车辆(造型体):包括轮胎、车体部件(如保险杠、车灯)、底盘等,其结构(如轮胎花
纹设计)、材质(如橡胶硬度、金属强度)直接影响痕迹特征;
2.接触介质:承受痕迹的客体,如路面(沥青、水泥、泥土)、障碍物(墙体、护栏)、人
体等,介质硬度与可塑性决定痕迹清晰度(如泥土路面易保留立体轮胎痕);
3.运动状态:车辆的行驶速度、方向、制动方式等,如急刹车形成的拖痕长度与车速正相
关,碰撞角度决定车体变形形态。
(三)车辆痕迹的类型划分【高频考点★★】
按“痕迹载体与形成方式”分类,是案件分析的基础:
1.轮胎痕迹:车辆行驶中轮胎与地面接触形成的痕迹,包括
◦滚动痕迹:正常行驶时轮胎滚动留下的连续花纹痕迹,可反映轮胎规格、花纹类型;
◦滑动痕迹:刹车或加速时轮胎滑移形成的拖痕,呈带状,长度与车速相关;
◦搓擦痕迹:车辆转向时轮胎侧向滑动形成的弧形痕迹,可指示行驶方向。
1.车体痕迹:车辆与其他物体碰撞、刮擦形成的痕迹,如保险杠凹陷、车漆脱落痕、灯具破
碎痕,可反映接触部位和力度;
2.附属物痕迹:车辆遗留或附着的物质痕迹,如轮胎脱落的橡胶颗粒、车体掉落的金属碎
屑、漏油痕迹等,具有辅助识别价值。
二、车辆痕迹的特征体系(鉴定核心依据)
(一)轮胎痕迹的核心特征【高频考点★★★】
1.类别特征:用于推断轮胎类型和车辆种类
◦花纹类型:纵向花纹、横向花纹、混合花纹(如轿车多为混合花纹,货车多为横向花
纹);
◦规格参数:胎面宽度(如195mm、225mm)、花纹节距(相邻花纹单元的距离)、
轮距(左右轮胎痕迹间距);
◦轮胎类型:普通胎、防爆胎、雪地胎(特殊花纹设计)的痕迹差异。
1.个体特征:用于特定轮胎的同一认定
◦制造缺陷:轮胎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标记,如胎面胶料分布不均形成的气泡痕、花
纹边缘缺角;
◦使用磨损:长期行驶形成的个性化特征,如胎面沟槽内的石子嵌入痕、局部磨损形成
的偏磨区域、修补痕迹(如胶条补丁的边缘形态);
◦附加损伤:轮胎与尖锐物体接触形成的割痕、刺孔,位置和形态具有唯一性。
(二)车体碰撞痕迹的特征分析【高频考点★★】
1.形态特征:碰撞点的凹陷深度、面积与车辆速度正相关,刮擦痕的走向可指示碰撞瞬间的
相对运动方向(如斜向刮痕反映侧向碰撞);
2.物质转移:车体与其他物体接触时发生的微量物质交换,如victim衣物纤维附着于车漆表
面、车体金属屑残留于碰撞物体;
3.整体变形:车体结构的整体位移或断裂形态,如保险杠断裂茬口的形态可推断碰撞角度。
(三)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规律
1.稳定性:轮胎的花纹类型、轮距等类别特征在车辆使用周期内基本不变;制造缺陷(如气
泡痕)和稳定磨损特征(如长期偏磨形成的固定区域)可保持数月至数年;
2.变化性:轮胎花纹会随行驶里程增加逐渐磨损(节距变浅),车体碰撞痕迹可能因后续维
修消失,鉴定时需结合车辆使用时长综合判断。
三、车辆痕迹的发现与提取技术(实战核心步骤)
(一)现场勘查的重点区域【高频考点★★】
1.车辆行驶路径:道路交叉口、转弯处、坡道等易留下轮胎痕迹的位置,尤其注意雨后或泥
泞路面的立体痕迹;
2.碰撞接触点:护栏、墙体等固定物体的接触部位,需同步记录车体散落物(如灯罩碎片、
保险杠残片)的分布;
3.车辆停放区域:检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原始位置,避免勘查人员踩踏破坏痕迹;
4.附属物分布区:车辆漏油形成的油迹带、刹车时脱落的橡胶颗粒聚集区。
(二)痕迹提取的规范操作【高频考点★★★】
1.轮胎痕迹的提取
◦拍照固定:采用十字交叉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李生斌版《刑事科学技术》(第4版)第一章 知识点笔记.pdf
- 李生斌版《刑事科学技术》(第4版)第五章 知识点笔记.pdf
- 李生斌版《刑事科学技术》(第4版)第四章 知识点笔记.pdf
- 李生斌版《刑事科学技术》(第4版)第十章 知识点笔记.pdf
- 李生斌版《刑事科学技术》(第4版)第十一章 知识点笔记.pdf
- 李生斌版《刑事科学技术》(第4版)第十五章 知识点笔记.pdf
- 李生斌版《刑事科学技术》(第4版)第十四章 知识点笔记.pdf
- 李生斌版《刑事科学技术》(第4版)第十三章 知识点笔记.pdf
- 李生斌版《刑事科学技术》(第4版)第十七章 知识点笔记.pdf
- 李生斌版《刑事科学技术》(第4版)第十六章 知识点笔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