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短波治疗的作用与功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短波短波治疗的作用与功效

去年深秋,母亲总说脖子发僵、肩膀像压了块石头,去医院检查说是颈椎退行性变,医生建议试试超短波治疗。我跟着去理疗科那天,看着护士把一个圆形的治疗头轻轻贴在母亲后颈,机器发出轻微的嗡鸣,母亲说“暖暖的,挺舒服”。我当时心里直犯嘀咕:这看着像“照灯”的治疗,真能缓解她的老毛病吗?后来跟着母亲做了十次治疗,她的僵硬感明显减轻,我也趁机把超短波短波治疗的作用与功效摸了个透——原来这看似普通的“照灯”,藏着不少学问。

一、超短波短波治疗的基础认知:从“照灯”到科学的跨越

要弄明白超短波短波治疗的作用与功效,得先搞清楚它们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超短波和短波都属于电磁波治疗的范畴,只是频率不同:短波的频率在3-30兆赫,波长10-100米;超短波频率更高,30-300兆赫,波长1-10米。这两种电磁波穿透人体的深度也不一样——短波能穿透到肌肉层,超短波则能到达更深的关节、甚至部分内脏。

(一)治疗设备的“真面目”与操作细节

在理疗科见到的超短波治疗仪,外观像个带屏幕的小推车,治疗头是圆形或矩形的金属极板,有的还裹着柔软的布套。护士操作时会先给患者清洁皮肤,把治疗头对准患处,极板和皮肤之间留1-2厘米间隙(避免烫伤),然后调节功率。我观察母亲治疗时,屏幕上的数值从0慢慢升到80,她的后颈逐渐有了温热感,但一点不烫。护士说,功率和时间(通常15-20分钟/次)会根据病情调整,比如急性炎症用低功率、短时间,慢性问题则适当增加。

超短波短波治疗的作用与功效,就藏在这看不见的电磁波里。它们不是简单“加热”,而是通过电磁波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从细胞到器官,一步步发挥治疗效果。

二、核心作用机制: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双重组合”

刚开始我以为,超短波短波治疗就是靠“热”来缓解疼痛,后来问了医生才知道,它的作用机制分“明”和“暗”两部分——看得见的热效应,和看不见的非热效应,两者协同才是关键。

(一)热效应:给身体“通经络”的“小暖炉”

当电磁波穿透组织时,组织内的分子(比如水分子、离子)会跟着电磁波“振动”,摩擦生热。这种热不是局部灼烧,而是均匀的“深层加热”。就像母亲做治疗时,热量从后颈慢慢渗到肩膀,连她都感叹“好像有只手在揉我僵硬的肌肉”。

具体来说,热效应有三个“大招”:第一,扩张血管。血管受热扩张后,血流速度加快,原本因炎症淤堵的部位能送来更多氧气和营养,带走代谢废物(比如导致疼痛的乳酸);第二,放松肌肉。肌肉里的肌纤维受热后,紧张的“结”慢慢松开,母亲的脖子能转动更灵活,就是这个道理;第三,促进药物吸收。如果患者同时在用药,热效应能让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药物更容易渗透到病灶。

(二)非热效应:微观世界的“细胞唤醒师”

就算把功率调得很低,热感不明显时,超短波短波治疗也能起作用——这就是非热效应。简单说,电磁波会影响细胞的生物电活动,比如改变细胞膜的离子通道(钠、钾、钙离子的进出),激活细胞内的酶(比如促进修复的ATP酶)。

举个例子:我邻居张阿姨去年做了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伤口愈合慢,医生给她做超短波治疗。两周后伤口结痂变快,张阿姨说“感觉肉在往上长”。这其实是因为电磁波刺激了成纤维细胞(负责生成胶原蛋白的细胞),让它们更活跃;同时,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能更快清除伤口里的细菌和坏死组织。

超短波短波治疗的作用与功效,正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内外兼修”的结果——既从宏观上改善循环、放松组织,又从微观上激活细胞、加速修复。

三、具体功效:从消炎镇痛到整体调节的“多面手”

明白了作用机制,再看具体功效就更清楚了。母亲的颈椎病能缓解,张阿姨的伤口能愈合,还有我朋友小李的急性乳腺炎、同事老王的慢性盆腔炎……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问题,超短波短波治疗都能“插手”,靠的就是它覆盖广、针对性强的功效。

(一)消炎镇痛:从“红肿胀痛”到“轻松舒展”

炎症的典型表现是红、肿、热、痛,超短波短波治疗对急性和慢性炎症都有办法。

急性炎症(比如刚扭伤的脚踝、哺乳期的乳腺炎):这时候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多(所以肿),白细胞聚集(所以红、热)。超短波短波治疗的低功率非热效应能抑制炎症因子(比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的释放,同时加速渗出液吸收。我见过一个刚崴脚的小伙子,24小时内做超短波治疗,原本肿得像馒头的脚踝,第二天肿胀就消了大半,疼痛也轻了很多。

慢性炎症(比如母亲的颈椎病、老王的慢性盆腔炎):慢性炎症的特点是组织粘连、血液循环差(所以总觉得酸、胀、僵硬)。这时候用中低功率的热效应,能软化粘连的组织(像融化凝固的胶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把“死血”变成“活血”。母亲做完十次治疗后,说“脖子像被泡在温水里,慢慢松开了”,就是这个道理。

超短波短波治疗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