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书记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VIP

村书记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村书记面试练习题及答案

问题1: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为什么选择报考村书记岗位?

我选择报考村书记岗位,源于成长经历、职业积累与个人理想的三重驱动。

首先,我的童年在邻县的一个村庄度过,爷爷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跟着他们下地插秧、喂猪、收玉米,见证了农村的辛苦与质朴。村里的老支书张大爷,总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挨家挨户走访,哪家缺种子、哪家孩子上不起学,他比谁都清楚。有一年暴雨冲垮了村东头的小桥,他带着党员连续三天三夜守在河边,用沙袋筑临时堤坝,自己脚底磨出了血泡也不肯休息。那时我就想,能为这样的集体付出,是最有意义的事。

其次,过去8年我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直接参与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项目。2020年负责联系西沟村的产业扶贫,村里有32户脱贫不稳定户,我和驻村工作队逐户走访,发现部分村民因缺乏技术不敢种大棚蔬菜,便协调县农技站办了6期培训班,带着种植能手去山东寿光学习,后来村里的黄瓜、西红柿卖到了县城超市,户均年增收1.2万元。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干部的每一次努力,都能切实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最后,我父亲是老党员,退休前在村支部当委员,常说“村书记是离群众最近的‘当家人’,要把村民的急难愁盼当自己的事”。去年回老家,看到村里的文化广场年久失修,路灯坏了一半,留守老人蹲在墙根晒太阳,年轻人回来都说“村里没盼头”。我想,如果能以村书记的身份带领大家修广场、引产业、聚人气,让村庄重新“活”起来,就是对父亲的传承,也是对自己理想的践行。

问题2:你认为村书记的核心职责是什么?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履行这些职责?

村书记的核心职责可以概括为“五者”:党建引领的“掌舵人”、乡村振兴的“主推手”、民生福祉的“贴心人”、矛盾调解的“和事佬”、文明乡风的“引路人”。具体履行中需把握以下关键点:

第一,抓党建强根基。村书记首先是党建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但不能搞形式主义。比如,每月主题党日可以结合农时安排:春耕前组织党员帮困难户翻地,秋收后请老党员讲村史,让组织生活与生产生活融合。同时,注重培养后备力量,我之前联系的村有个大学生返乡开网店卖土特产,我主动找他谈心,推荐他当村民代表,现在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未来可以接担子。

第二,谋发展促振兴。产业是乡村的“造血干细胞”。要立足本村资源,比如如果有山林资源,可以发展林下经济;有传统手工艺,可以打造非遗品牌。关键是要带着村民“走出去看”,2021年我带西沟村的种植户去江苏考察菌菇产业,回来后流转20亩地建大棚,现在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还要注重利益联结,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让村民从“旁观者”变“参与者”,比如土地入股分红、在合作社打工领工资,去年西沟村合作社利润的20%用于村集体,30%分给农户,村民积极性明显提高。

第三,解民忧暖民心。村民的事无小事。要建立“民生台账”,定期走访记录。比如,孤寡老人王奶奶家的屋顶漏雨,留守儿童小涛的书包破了,这些都要记在本子上、放在心上。我之前在乡镇工作时,每周三是“入户日”,雷打不动去村里,现在如果当村书记,要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而且不仅“身入”更要“心入”,和村民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才能听到真话、摸到实情。

第四,化矛盾保稳定。农村矛盾多是“鸡毛蒜皮”,但处理不好会成“大问题”。要坚持“早发现、早介入”,比如建立党员中心户联系制度,每个党员包5-10户,发现矛盾苗头及时上报。处理时要讲情、讲理、讲法,去年邻村两户因为宅基地边界吵架,我帮忙量地契、查老台账,又找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一起调解,最后双方各让半米,还一起吃了顿饭。事后我想,矛盾调解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修复关系,让村子更和谐。

第五,树新风育文化。农村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可以通过评选“文明家庭”“好儿媳”,设立“红黑榜”,抵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比如,我们之前在西沟村办“村晚”,让村民自编自演,把移风易俗的故事编成小品,比开会说教管用得多。还可以建村史馆,把老物件、老照片摆出来,让年轻人记住乡愁,增强归属感。

问题3:村里部分村民因土地流转补偿款分配不均引发矛盾,多次调解未果,甚至出现堵路、谩骂现象,作为新任村书记,你会如何处理?

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分“四步走”,既要快速稳控局面,又要彻底解决问题。

第一步:快速响应,稳控现场。接到报告后,我会第一时间带着村“两委”干部赶到堵路现场,先安抚情绪。注意不能站在对立面,要表明“我是来解决问题的”。可以说:“大家的心情我理解,补偿款的事没解决,换作是我也着急。但堵路影响大家出行,还可能违法,咱们先把路通了,有话到村委会慢慢说,我一定给大家一个交代。”同时,安排党员和村民代表分头劝离,避免矛盾升级。

第二步:深入调查,摸清底数。矛盾的核心是“分配不均”,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