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传染病传播途径及检测技术
一、传染病传播途径概述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关键。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空气传播
(二)接触传播
(三)消化道传播
(四)虫媒传播
(五)血液传播
二、主要传播途径详解
(一)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飞沫或气溶胶在空气中传播,易感人群吸入后可能感染。常见疾病包括流感、结核病等。
1.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直径>5μm)短距离(<1米)传播。
2.气溶胶传播:病原体在空气中形成的小颗粒(直径<5μm)可长距离(>1米)传播,如麻疹、COVID-19。
(二)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方式。
1.直接接触:与感染者直接身体接触(如握手、拥抱)导致的传播,如狂犬病。
2.间接接触:通过被污染的物品(如门把手、餐具)传播,如诺如病毒感染。
(三)消化道传播
病原体通过食物、水或粪便污染进入消化道,常见疾病包括霍乱、甲型肝炎。
1.水传播:饮用被污染的水源。
2.食物传播:食用未煮熟或被污染的食物。
(四)虫媒传播
(五)血液传播
三、传染病检测技术
传染病检测技术是快速识别病原体的关键手段,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病原学检测
1.病毒核酸检测(PCR):通过扩增病原体DNA或RNA片段进行检测,灵敏度高,如COVID-19核酸检测。
2.病毒培养:在体外培养病原体,适用于某些病毒(如麻疹病毒)但耗时较长。
3.细菌培养:通过培养基培养细菌,适用于细菌性传染病。
(二)血清学检测
1.抗体检测:检测IgM(急性期)或IgG(恢复期)抗体,如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2.抗原检测:直接检测病原体表面的抗原,如流感快速检测。
(三)分子诊断技术
1.数字PCR: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低拷贝数病原体检测。
2.基因芯片: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适用于多病原体混合感染。
(四)影像学检测
四、检测技术应用要点
1.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根据病原体类型和临床需求选择。
2.样本采集规范:确保样本质量,避免污染。
3.质量控制:使用标准品和内对照,保证结果准确性。
4.结果解读: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避免误诊。
三、传染病检测技术(续)
在前述介绍的基础上,本部分将更详细地阐述各类传染病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操作要点及优缺点,以便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和实施最合适的检测方案。
(一)病原学检测(续)
1.病毒核酸检测(PCR)详解: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目前最主流的核酸检测技术,通过体外酶促合成特定DNA片段,实现对微量病原体的精准识别。
(1)样本采集要点:
-针对呼吸道病毒(如流感、COVID-19),推荐使用鼻咽拭子或深部痰液样本,确保样本包含病原体富集区域。
-针对肠道病毒,采集粪便样本时需避免粪便表面污染,可用无菌容器收集。
-针对血液传播病毒(如HIV、HBV),采集静脉血,避免使用可能污染的毛细血管血。
(2)操作流程(以荧光定量PCR为例):
1)样本前处理:核酸提取(如使用磁珠法或柱式法),去除抑制剂。
2)反应体系配置:包含特异性引物对、Taq酶、dNTPs、缓冲液等。
3)热循环:按照变性(95℃)、退火(55-65℃)、延伸(72℃)的步骤重复30-40次,实现指数扩增。
4)结果判读:通过荧光信号强度定量病毒载量,或通过熔解曲线分析特异性。
(3)技术优势:高灵敏度(可达单拷贝水平)、高特异性、快速(数小时内出结果)。
(4)局限性:对样本处理要求高,易受操作污染影响,无法区分活性与灭活病毒。
2.病毒培养:
(1)适用范围:主要用于需要观察病毒典型病理变化或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的病毒,如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2)基本步骤:
1)细胞准备:常用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如HeLa、Vero细胞)或传代细胞系。
2)病毒接种: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于细胞培养板,设细胞对照和阴性对照。
3)增殖观察:置于37℃、5%CO?培养箱,每日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CPE),如细胞圆缩、脱落、聚集等。
4)特异性鉴定:可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如使用荧光标记抗体)确认病毒类型。
(3)优势:可直观观察病毒复制过程,获得病毒颗粒。
(4)缺点:周期长(数天至数周)、灵敏度相对较低、易受细胞限制。
3.细菌培养:
(1)样本处理:需根据细菌类型选择合适培养液(如增菌液、选择性培养液)。
(2)接种与培养: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如血琼脂平板)或液体培养基,需设置合适的培养温度(如37℃)和时间(如18-48小时)。
(3)结果判读:通过菌落形态、颜色、溶血现象等初步鉴定;进一步需结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国石油数智研究院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60人笔试上岸历年真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变电所改造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欧洲标准化委员化BS EN 10283 - 2010.pdf VIP
- 2025年中国石油数智研究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pdf
- 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docx VIP
- 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2004)中规协秘字第022号.pdf VIP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ySQL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关爱困境儿童让爱守护成长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