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路变更申请.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田间路变更申请

故乡的田间路

刘克定

《人民日报》(2015年09月05日

08版)

故乡,是我的襁褓。离别故乡这么多年,那乡间的草木,田间的小路,最使我梦魂牵绕。那细长的田间小路,总是弯弯曲曲的,像老爷子手背皮肤下的静脉。这一条路和那一条路,各依各的形态,编织着对生活的共同憧憬和向往,时而汇合,时而分道扬镳,时而蜿蜒远去,时而曲径通幽。而在“血管”里,常年流动着乡下人文的血液。

路面的泥土,虽然凹凸不平,但被踩得紧实。冬天,当冰雪覆盖大地,一行行深深浅浅的脚印,又将小路的身影勾出。遇上雨天,它变得黏糊糊的,粘掉路人脚上的鞋子,稍不留意,还会叫你仰天一跤,摔得满身泥泞,狼狈不堪。此时,只有那赤脚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从不见滑倒。他的脚丫像铁爪一样,钳住泥巴,稳稳当当迈向前去。有人说,乡间的路是赤脚汉走的路,是庄稼人走的路。正如诗人艾青所写的,赤脚汉和独轮车,是乡间小路的开拓者。

我也曾是其上众多的行者之一,儿时总对小路的弯弯曲曲,感到神奇,它为什么老是绕弯呢——

第一道弯,是绕过何叔家的鱼塘。这鱼塘不大,何叔已经经营了很多年。逢年过节,他全家出动,把网一拉,嗬。好几百斤活蹦乱跳的草鱼、鲢鱼、鲤鱼……全村人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何叔鱼塘的鱼。

第二道弯,是绕开发嫂家用篱笆围着的菜园。茄子、扁豆、丝瓜、辣椒……她每天担水浇菜,头天晚上将瓜菜摘下洗净,第二天清晨送到集市卖钱。勤劳的发嫂,方圆数里都有名,她种的菜,新鲜,味道好,又不贵。

第三道弯,是绕开一株老槐树。老人说,当初这棵树还很小,长在路中间,老祖宗说,落地生根,不也和咱人一样吗,决定不移走,人是活的,绕开一点不就结啦。于是直行的路在这儿拐了一个弯。

还有细舅家那破房子,尽管断壁颓垣,毕竟是他祖上传下的基业,已经上百年了。村主任说等以后村里有了钱,大家给他拾掇拾掇,弄一个新场院。

还有田间几口井,水质很好,甘洌清凉,村里人常用来煮饭烧茶,行路人也常喝这水解渴,为了保留这井,小路又拐一个弯……

我坐在老槐树下思索。槐树正开着花,一串一串挂在树上,香入心脾。

小径弯弯曲曲的真正含义是多么深刻、丰富,多么富有人情味儿。这弯弯曲曲,就是数代人生态的版本。读懂这本“书”,就知道世上有山、有树、有井、有房子、有鱼塘、有篱笆、有庄稼……

想起清人袁枚筑乡居“随园”,因山势高低不平,难加砖石,只好依山而建,尽量与自然相融合,和谐共存,怡然自适,故称“随园”,实乃识者之为也。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找文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修改润色代笔文章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