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docVIP

余姚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余姚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憔悴(qiáocuì)诘责(jiézé)纠正(jiūzhèng)

B.澎湃(péngpài)骈进(piánjìn)气魄(qìpò)

C.污秽(wūhuì)嗤笑(chīxiào)禁锢(jìngù)

D.嫉妒(jídù)愧怍(kuìzuò)骸骨(háigǔ)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守成规气冲斗牛迫不急待

B.再接再励美中不足惟妙惟肖

C.相题并论大相径庭再接再厉

D.按步就班恍然大悟人山人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B.他的演讲精彩极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眨着眼睛,好像在对我说话。

D.是否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文章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C.《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D.《老王》的作者是鲁迅,文章通过记叙一个老王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面对困难,他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B.这幅画的色彩非常艳丽,令人赏心悦目。

C.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令大家刮目相看。

D.他这个人做事总是拖拖拉拉,令人难以忍受。

6.默写(10分)

(1)《论语》中强调学习态度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秋天景色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送别场景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8题。(8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诗歌第二句“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泰山的什么特点?(2分)

8.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12分)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2)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4)不亦君子乎,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这段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2分)

12.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2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3-17题。(20分)

《背影》节选

朱自清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4.“他的背影”在文中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15.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6.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多次描写父亲的背影?(4分)

17.这段话体现了父子之间怎样的感情?(4分)

三、写作(共30分)

18.题目:那一次,我明白了______

要求:请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简要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

1.B

2.D

3.B

4.D

5.B

6.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8题。(8分)

7.泰山的高大和雄伟

8.诗人渴望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的豪情壮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12分)

9.(1)温习(2)快乐(3)生气(4)有德行的人

10

文档评论(0)

Yan06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