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以某石化公司20万吨/年XXX装置反应框架高支模施工为研究对象,系统

分析高支模施工中的核心技术要点与质量管控关键环节。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地基承

载不足、支撑体系设计缺陷、材料质量不达标、过程管控疏漏等问题,从地基处理、

设计计算、材料选用、方案执行、过程监测等维度提出针对性质量控制措施。通过优

化承插式盘扣脚手架支撑体系、强化全流程监测、严格验收标准,有效规避了施工风

险,确保了工程结构安全与施工质量,可为同类工业框架高支模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支模;承插式盘扣脚手架;施工质量控制;工业框架结构

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工业建筑向“大跨度、高层高、重荷载”方向发展,高支模作为关键施工环

节,其质量与安全管控尤为重要。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

²

定》,高支模施工特指搭设高度超过8m、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或集

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此类施工具有技术复杂度高、安全风险突

出的特点,若管控不当,易引发架体坍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与重大经济损失,因此

必须建立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

1.2.研究意义

本项目所涉聚丙烯装置反应框架为核心工业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后续反应

釜、输送管道等重型设备的安装精度与长期安全运行。该工程具有层高高(最大

15.8m)、跨度大(最大10m)、局部楼板荷载集中(厚度450mm)等特点,对高支模

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刚度提出严苛要求。本文通过分析该工程的质量控制实践,不仅

保障了本项目顺利实施,更可为同类工业高支模工程提供可复制的管控经验。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承担聚丙烯装置反应系统的承重功能,具体

参数如下:

第1页共8页

结构尺寸:平面尺寸26.5m×52.8m,总层数2层;一层梁面顶标高+6.800m,二

层楼面梁板顶标高+13.200m,从筏板顶部(EL97.5m)开始搭设支撑体系,最大支模高

度15.8m,梁板最大跨度10m,二层局部楼板厚度450mm。

支撑体系:采用承插式盘扣脚手架,通过设计计算确定核心参数:

板立杆:纵距b0.85m,横距l0.85m,脚手架步距h1.50m,顶层水平杆步距

h1.00m;

梁体支撑:一层框架梁尺寸800mm×950mm,二层最大框架梁尺寸1000mm×

1900mm,环梁尺寸650mm×1350mm;一层及环梁梁底增设2道承重立杆,二层最大框

架梁底增设3道承重立杆,梁底立杆纵距(跨度方向)0.85m,步距1.5m。

方案要求:本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经5名行业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组织施工,

确保方案科学性与可行性。

(注:可配“盘扣式楼板支撑架纵横向立面图”“梁板柱支撑架平面布置图”)

2.施工流程

本工程高支模施工遵循“由下往上、由难至易”的总体原则,具体流程如下:

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土方回填(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4)→测量放线(采

用全站仪定位,精度控制在±3mm内)→内满堂架及外双排架搭设→梁、板模板安装

(模板拼缝严密,平整度≤2mm/m)→梁、板、柱钢筋绑扎(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符

合设计要求)→梁、板、柱混凝土浇筑(分层浇筑,振捣密实)→混凝土养护(覆盖

保湿,养护期≥7d)→模板拆除(依据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拆模)

3.高支模地基问题及控制措施

3.1原因分析

承插式盘扣脚手架的稳定性高度依赖地基承载能力,常见问题成因包括:

第2页共8页

地基土质差:回填土、淤泥质土等软弱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通常低于100kPa,无

法承受立杆传递的集中荷载,易导致局部塌陷;

沉降差异:地基土质分布不均(如部分为原状土、部分为回填土)、地下水位变

化或排水不当,引发架体不同区域沉降差;

处理范围不足:高支模荷载影响范围超出架体投影区,若地基处理宽度不足,边

缘土体易发生塑性变形,导致架体整体倾斜。

3.2控制措施

文档评论(0)

建造师冯同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级建造师注册资格证持证人

感谢平台,感恩遇见。分享知识,传递快乐,加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注册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