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散文阅读(河南专用)(原卷版)-A4.docxVIP

专题06 散文阅读(河南专用)(原卷版)-A4.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

专题06散文阅读(原卷版)

【1-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日规①

①西南联大新校舍对面是北院,北院是理学院区,院区有条土路,路边开着一大片剑兰。开得那样旺盛,那样水灵!可是,许看不许摸!这是化学系主任、国际知名化学家高崇礼种的。

②高教授出名的严格方正、不讲情面,为人就像分子式一样,丝毫通融不得。这人整天板着脸,学生都有点怕他。除了科学,他几乎没有任何娱乐嗜好。可是他爱种花,只种一种:剑兰。他的花绝不送人,现在更碰不得,是要卖钱养家的。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的教授穷苦到什么程度,大家都知道,因此皆无非议。

③只有一个人可以走进高教授的花圃,蔡德惠。蔡德惠是生物系助教,他非常用功,从小学到大学,各门功课都很好。联大学生的家大都在沦陷区。局势紧张,断绝经济来源后,大部分学生都在外面找个差事,半工半读。大食堂的伙食实在太坏,兼差的收入,差不多全在小饭馆吃掉了。像蔡德惠这样没有兼过一天差的,极少。他生活上很刻苦,每天只是吃食堂。四年都是这样。

④蔡德惠还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联大的大多数男学生都是不衫不履,邋里邋遢。有人裤子破了,找一根线,把破洞处系成一个疙瘩,只要不露肉就行。蔡德惠可不是这样。他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破了自己缝,换洗很勤,一直比较干净整齐。

⑤蔡德惠在中学时就立志学生物,对植物学尤其感兴趣。到大学三年级,他就对植物分类学着了迷。有人问:“你干吗搞这么一门干巴巴的学问?”他说:“干巴巴的?——不,这是一门很美的科学!”他是生物系高材生,四年级时,系里就决定让他留校。

⑥高教授对蔡德惠很有好感。蔡德惠算是他的学生,选读过他的普通化学,学习认真,学业很好。但真正使高教授对他产生较深印象,是在他当了助教以后。蔡德惠很文静,很少大声说话,干什么事都轻手轻脚。他很勤奋。每天高教授来剪花时(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还在睡觉),发现蔡德惠已经坐在窗前低头看书、做卡片。虽然在学问上隔着行,高教授无从了解蔡德惠在植物学方面的造诣,但他相信这个年轻人是真正做学问的人。高教授也听生物系教授们谈起过蔡德惠,都认为他有才能,有见解,可望在植物分类学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高教授对这点深信不疑。他每天和蔡德惠点头招呼,眼睛里所流露的,不只是亲切,甚至可以说是:敬佩。

⑦高教授破例邀请蔡德惠去看他的剑兰。有人发现他俩并肩站在这片花圃里,不禁失声说了句:“这真是黄河清了!”蔡德惠当然很喜欢这些花。他时常担水来,帮着浇花、松土、除虫。高教授很高兴。

⑧蔡德惠平素简直是钉在办公室里的。他交游不广,但并不孤僻。有时他的高中同学会来坐坐,外系同学有时也来。蔡德惠每年暑假都要到滇西、滇南采集标本。像木蝴蝶那样的植物种子,是很好玩的。一片一片,薄薄的,完全像一只蝴蝶。看着这种子,你会觉得:大自然真是神奇!有人问他要两片木蝴蝶种子当书签,他会欣然奉送。

⑨到蔡德惠那里的人,出门时总要看一眼门外朝南院墙上的一个奇怪东西。这是一个日规。蔡德惠的怀表坏了,又没钱买,就自己做了这个。所谓“做”,其实很简单,找一点石灰,跟瓦匠师傅借一个工具,在土墙上抹出一个规整的长方形,长方形的正中,垂直钉进一根竹筷子。筷子的影子落在雪白的石灰块上,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这是蔡德惠的钟表。他只要看看筷子的影子,就知道现在是几点几分,不会差错。蔡德惠做了这样一个古朴的日规,一半是为了看时间,一半也是为了好玩,增加一点生活上的情趣。至于这是不是也表示了寸阴必惜的意思,那就不知道了。大概没有。蔡德惠不是那种把自己的决心公开表现给人看的人。不过凡熟悉他的人,总不免引起一点感想,觉得这个现代古物和一个心如古井的青年学者,倒是十分相称。

⑩后来,蔡德惠病了,不久后离开了人世。他的身体原来就比较孱弱。高教授心中非常难受,生物系的教授和同学也都非常惋惜。

?人们想起蔡德惠时,总会很自然地想起那个日规。那日规上竹筷的影子,每天仍旧在慢慢地移动着。

(选自汪曾祺《大淖记事》,有删改)

【注释】①日规: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现在一般称“日晷”。

4.请根据提示,围绕高教授与蔡德惠的关系梳理相关内容,并将其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①蔡德惠选读高教授的化学课,学习认真,学业很好,高教授对他很有好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高教授坚信蔡德惠学术上会很有作为,与他打招呼时眼里流露着亲切与敬佩。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蔡德惠因病去世,高教授心中非常难受。

5.本文主要写的是蔡德惠,为何用很多笔墨写高教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对于蔡德惠做日规有没有勉励自己“寸阴必惜”之意,文中说“大概没有”,你认为有没有?请表明观点,并结合相关内容

文档评论(0)

大白艺dadd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