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中测试卷及详细解析.docxVIP

语文期中测试卷及详细解析.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期中测试卷及详细解析

同学们,期中考试的脚步悄然临近,一份高质量的模拟卷与详尽的解析,无疑是冲刺阶段的得力助手。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贴合当前教学实际、注重能力考查的最新语文期中测试卷,并辅以深入细致的解析,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在考试中从容应对,取得佳绩。

语文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吝啬(sè)菡萏(hàn)咄咄逼人(duó)

B.憔悴(cuì)匿笑(nì)确凿(záo)人迹罕至(hǎn)

C.粗犷(kuàng)抖擞(sǒu)莅临(lì)混为一谈(hùn)

D.分歧(qí)祷告(dǎo)徘徊(huí)恍然大悟(hu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朗润化装品花枝招展翻来覆去

B.澄清座右铭人声鼎沸小心冀冀

C.云霄百叶窗喜出望外油然而生

D.决别口头禅截然不同美不胜收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他好几次,他还是不以为然。

B.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一提到社区整改后的变化,李大爷就夸夸其谈,充满了自豪感。

D.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B.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C.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等配制而成的。

D.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的作者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其作品充满了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赞美。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令尊”“赐教”“久仰”属于谦称,“家父”“拙作”“寒舍”属于尊称。

(二)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6.根据提示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共6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某中学开展了“书香满校园,阅读伴成长”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学校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会、经典诵读比赛、图书漂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材料二: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人均阅读量持续增长,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碎片化信息,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不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2分)

(2)针对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请你向校团委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以促进校园阅读风气的提升。(4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4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

(3)不逾矩()(4)人不堪其忧()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温故而知新,

文档评论(0)

小女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