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A.七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七言排律

D。七言绝句

参考答案:B

2.以下各句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曰食饮得无衰乎

译文:天天的饮食该不会降低吧。

B。沛公则置车骑

译文:沛公就放弃车马。

C。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译文:我所造访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个贤能的人。

D。圣人无常师

译文:圣人没有平常的老师。

参考答案:D

3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开封

参考答案:A

4。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论语》

B。《礼记》

C.《大学》

D。《中庸》

参考答案:A

5.以下诗句出自闻一多的《发现》的是()

A。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B.啊,我年青的女郎!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参考答案:A

6.《米龙老爹》在叙述方法上的特点是()

A。顺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B。顺叙之中有插叙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C。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D.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参考答案:D

7。以下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

译文:岂不是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差不远吗!

B。会须杀此田舍翁

译文:一定找机会杀了这个乡巴佬。

C.敕有司资倍送于永嘉长公主

译文:敕令相关部门所給陪送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

D.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其社稷之臣也

译文:如今见其引征礼义来抑制君王的私情,这真是辅佐陛下的栋梁大臣呀1

参考答案:A

8.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A。高尔基

B.屠格涅夫

C.契诃夫

D.莫泊桑

参考答案:C

9。《心灵的灰烬》一文的作者傅雷是我国的()

A.文学家

B。科学家

C.翻译家

D。美学家

参考答案:C

10。《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经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实中心论点,使用的体现手法是()

A.象征

B。夸大

C.对比

D。比喻

参考答案:C

11.《曰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

A.回忆式写法

B.闭锁结构

C.开放式写法

D.片段写法

参考答案:D

12。北宋诗*新运动的是()

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曾巩

参考答案:B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余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曰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1。指出这段话的抒情特点.

参考答案:寓情于叙事,寓情于议论,爱憎分明,感情强烈。

2。这段话可分几层?概括各层大意.

参考答案:这段话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其谁之功也,必定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劳;第二层从“当是时”劾“相环也”,揭露逃跑者和旁观者的卑鄙行为;第三层“不追议此到结尾,抨击诬蔑张巡、许远者的颠倒是非,“自比于逆乱”。

3.指出“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曰滋之师”两句中的重要对比成份.

参考答案:这两句中的对比成份重要有二:一是兵少与兵多的对比,一是“就近与“曰滋”的对比。

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中的比喻句,阐明其比喻意义。

参考答案:类比论证。“刺人而杀之”,很明显,责任在人。把杀人的责任推給兵器,是极其荒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国不善致人饿死,责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责任推給“岁。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本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其比喻意义在于指出治国不善致使百姓饿死,责任在人,不能把责任推給年景不好.

5.解释文中划横线字的含义.

检:________

涂:___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