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BXX/TXX-XXXX
ICSxxxxADDINCNKISM.UserStyle
CCSxxxx
FORMTEXT?????
DBXX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XX/Txx—xxxx
桑黄(粗毛纤孔菌)栽培技术规程
(送审稿)
2025-**-**发布
2025-**-**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XX/TXX-XXXX
2
目录
TOC\o1-3\h\z\u前言 0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2
5设施设备 2
6菌种 3
7菌棒制作 4
8发菌 5
9出菇 5
10采摘及采后处理 5
11病虫害防治 6
PAGE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承德医学院、承德市农业经济作物管理站、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泊头市营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石家庄庄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承德县盛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隆化县张三营镇富兴源农业生态园。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永学、李季生、马超、张天也、王晖、张东豪、付春正、陈秀灵、李娜、贾漫丽、卢阳、胡树勇、付建义、郭旭燕、王秀清、吕正彬、赵书根、朱志彬、冀国兴、赵满堂。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桑黄(粗毛纤孔菌)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粗毛纤孔菌桑黄(Inonotushispidus)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场所、设备设施、菌种、菌棒制作、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贮存、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粗毛纤孔菌桑黄栽培生产技术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55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445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2798.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5部分食用菌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桑黄
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锈革孔菌目(Hymenochaet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纤孔菌属(Inonotus)、粗毛纤孔菌(Inonotushispidus)的子实体。
4产地环境
生产基地环境符合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水源充足等要求。生产区域内的物料存储区、菌棒生产车间、发菌棚(室)、出菇棚等根据生产量大小而建,布局合理。环境符合NY/T528、NY/T2798.5的要求。水质符合GB5749的要求。
5设施设备
5.1菌棒制作场地
5.1.1场地要求
遮阴避雨,地面平整硬实,冲洗时无积水,可用半封闭式厂房。
5.1.2配置设备
包括搅拌机、装袋机、蒸汽灭菌设备等。
5.2冷却室
5.2.1场地要求
洁净、防尘,通常达到万级或更高洁净度,密闭,可通风、消毒。
5.2.2配置设备
配置空气净化、杀菌设备,包括空气净化过滤器、紫外灯、臭氧机等。
5.3接种室
5.3.1场地要求
地面和四壁平整干净、无浮尘、封闭易消毒、可封闭、易消毒,建设材料符合净化要求。
5.3.2配置设备
配置接种用净化工作台或其他接种设备、空气过滤净化设备。有条件的宜采用百级净化接种室。
5.4发菌棚(室)
5.4.1场地要求
干净整洁,无光照,温、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可控,通风良好。棚(室)内可搭建发菌层架。发菌棚(室)内所用材料及层架材料均宜采用不易发霉、易消毒、耐腐蚀材料建造。发菌室大小依生产规模而定,平均每10000个菌棒约需空间80~100m3。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