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初三期中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VIP

马鞍山市初三期中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鞍山市初三期中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羁(jī)依气氛(fēn)翘(qiào)首张皇(huáng)

B.颓(tuí)唐感慨(kǎi)潺(chán)潺脍(kuài)炙人口

C.潮汐(xī)奔腾(téng)澎湃(pài)气冲斗(dǒu)牛

D.载(zài)歌载舞风驰电掣(chè)好高骛(wù)远翘(qiào)首张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B.他的演讲精彩极了,赢得了在场的所有师生。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学校开展的这次读书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阅读能力。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孔子是作者,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主要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C.《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阿Q这一形象的刻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D.《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通过对“我”回到故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默写古诗《静夜思》。(4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论语》选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请简要概括孔子在选段中的主要观点。(3分)

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0-13题。(15分)

《故乡》选段

我回到故乡,看到的一切都让我感到陌生。老屋已经破败不堪,墙上的苔藓长得很厚。我走进院子,看到几只狗在闲逛,孩子们在玩耍。我找到了儿时的伙伴,但他已经变得陌生,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很尴尬。

“阿毛,你长这么大了!”我问他。

“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他冷漠地回答。

我感到很失望,原来故乡已经变了,我也已经变了。我决定离开故乡,去寻找新的生活。

10.文中“我”回到故乡,看到的一切都让他感到陌生,请分析原因。(4分)

11.文中“我”与儿时伙伴的对话表现了怎样的情感?(4分)

12.请简要概括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1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故乡”这一主题的理解。(4分)

三、写作(50分)

14.题目:那一次,我懂得了_________(自拟题目,横线上可填“亲情”、“友情”、“责任”等)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表达真情实感,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每空1分,共10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2分)

B.颓(tuí)唐感慨(kǎi)潺(chán)潺脍(kuài)炙人口

3.()(2分)

D.学校开展的这次读书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阅读能力。

4.()(2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孔子是作者,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5.默写古诗《静夜思》。(4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喜悦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生气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旧的知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好的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文档评论(0)

139****8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