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初一期中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VIP

镇江市初一期中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镇江市初一期中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憔悴(qiáocuì)骤然(zhòu)酝酿(yùnniàng)

B.翘首(qiào)禁锢(gù)锋芒毕露(lù)

C.颓唐(tuí)澎湃(pài)骇人听闻(hài)

D.羁绊(jī)酝酿(yùn)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相形见绌按步就班

B.鬼鬼祟祟气冲斗牛再接再励

C.莫不关心历历在目锲而不舍

D.脚踏实地气宇轩昂雪中送炭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俩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B.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真适合出游。

C.老师问:“你为什么迟到?”小明回答说:“因为路上堵车。”

D.他拿着一本书,书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得津津有味。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是一个善良、淳朴,但有些迷信的劳动妇女形象。

B.《老王》一文中,杨绛先生通过回忆与老王的交往,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尊重。

C.《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了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

D.《背影》一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育,提高了我的思想觉悟。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他的演讲精彩动人,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和热烈的掌声。

D.是否认真复习,将直接影响考试成绩的高低。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B.《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是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

D.《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花香鸟语,春意盎然。

B.那些像蜜蜂一样勤劳的采蜜工,在花丛中嗡嗡地忙碌着。

C.海边的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像是一幅幅美丽的画。

D.他长得像他的父亲,不仅有着同样的眼睛,还有着同样的笑容。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沉着冷静,应对自如。

B.这幅画色彩艳丽,构图新颖,真是巧夺天工。

C.他的演讲声情并茂,引经据典,令人叹为观止。

D.小明学习态度认真,成绩优异,真是无拘无束。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困难,他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B.他的演技精湛,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C.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

D.他的画技高超,笔下的山水画栩栩如生,真是画龙点睛。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这个人做事总是三心二意,不够认真。

B.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与会者纷纷赞扬。

C.他的演讲声势浩大,引经据典,令人叹为观止。

D.这幅画的色彩搭配和谐,令人赏心悦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学而》,体现了孔子对学习乐趣的阐述。

2.“________,________。”出自《论语·为政》,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3.“________,________。”出自《论语·述而》,体现了孔子对自身修养的要求。

4.“________,________。”出自《论语·卫灵公》,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5.“________,________。”出自《论语·学而》,强调了与朋友交往的原则。

三、默写题(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出自《关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________,________。”出自《蒹葭》,表达了诗人对心中爱人的追寻。

3.“________,________。”出自《饮酒·其五》,体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4.“________,________。”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5.“________,________。”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阅读理解(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老王生来就腿脚不方便,但他却是个热心肠的人。他每天都会推着三轮车在街上卖水果,虽然收入微薄,但他总是乐呵呵的。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老奶奶在路边摔倒了,他立刻上前帮忙,将老奶奶扶起来,并帮她叫来了救护车。老奶奶的家人非常感激他,送给他一笔钱,但他却婉言谢绝了,他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1.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3分)

文档评论(0)

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